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27节(3 / 4)
“哎,你们说,他这是一心想把故意杀人说成误杀啊。一般这样的人,就会拿酒来说事儿。”侦查员在电话里感慨道。
“不管什么事儿,酒才不背锅,酒精只是揭开画皮的一个工具。”冯凯说,“不过,他编的这个故事,你们也信?你们没掌握现场情况?”
“你说魏鑫鑫被强奸的事吗?”侦查员问,“魏前进倒是没提这件事,但禽兽父亲我们偶尔也会见到啊。”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冯凯说,“我和卢俊亮来城南镇派出所查魏前进以前的户籍,这件事你们是不是告诉魏前进了?”
“没有告诉。”侦查员说,“但你让我们调查魏前进户籍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没有迁入东城区之前的资料,就打电话问了他以前的户籍情况。”
“所以,你们的一个电话,就让他知道我们要调查他来东城区之前的资料了。”冯凯说。
“啊?这也违反侦查保密要求吗?”侦查员有点担忧。
“你先别急,来,我先让卢俊亮告诉你为什么他这自首纯属瞎扯,是替人顶罪的。”冯凯示意卢俊亮靠近电话机。
卢俊亮轻咳了一声,说:“魏前进之所以没有提强奸的事情,不是他怕丑,而是因为我们坚决执行顾局长制定的《现场勘查规则》,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没有把这件事透露出去,所以魏前进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被强奸。”
“你简短点,别搞得和做报告似的。”冯凯说。
卢俊亮点点头,说:“首先,现场提取的犯罪分子的精斑是o型血,而魏前进是a型血,所以血型不符。其次,魏鑫鑫是被人勒死的,从法医学角度,这种杀人手段一定是蓄意杀人,而绝对不可能是失手杀死的。再次,从现场勘查的角度看,根据现场喷溅血迹的形态,常诗是处于睡眠状态被人一刀致命,并没有起床或者搏斗的过程。最后,现场的门是被塑料片开锁的,而不是钥匙。”
说完,卢俊亮又看了看冯凯,说:“够了吗?”
“听到没有?”冯凯对着电话那边说,“侦查不能和技术脱节,技术获取的现场情况,侦查部门一定要及时了解,这样就可以轻易分辨出供词的真伪了。哪怕是来自首的,也有很多是冒名顶替的。”
说了这一番话,冯凯自己都想笑。当他自己还是陶亮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一句了,所以他说起来就会朗朗上口。不过,之所以他会听到这么多遍,就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侦查员,经常会和技术脱节,不搞清楚现场的状况,就贸然去破案。所以无论是顾红星还是顾雯雯,都对他这个缺点十分担忧。看来经历了这场梦境,还真是让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对啊,我听我师父说,你俩曾经办过一个父亲杀死儿子的案件,儿媳妇出来顶罪呢。”卢俊亮说,“怎么会有人替别人顶罪呢,听起来就挺匪夷所思的。”
“那个案子不匪夷所思。”冯凯想到了曾被家暴的护士袁婉心,对卢俊亮小声说,“当年是我们侦办方向错了才会错抓了她,而她心灰意冷才会把罪责担了下来。后来也幸亏你师父技术精湛,才搞清楚了真相。”
“你们说了半天,说的是魏前进替别人顶罪?”侦查员说,“我就不懂了,他为什么要替人家顶罪?他家人都死光了,他替谁顶罪?有人杀了他妻女,他还替凶手顶罪?”
“是啊,从现在的情况看,魏前进替人顶罪才是真的匪夷所思。”冯凯说,“不过,你不要着急,这案子就要破了。”
“哦?”侦查员仍有些不放心,问,“那我们联系魏前进,让他知道我们在调查他的背景资料,违反保密规定了吗?”
“原本我还只是有一种推测和怀疑,但既然魏前进来顶罪了,那么这案子就很明朗了。”冯凯说,“也就是说,魏前进的自首,算是帮我做了一个心理确认。即便你们违反了保密规定,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你们现在把魏前进关好,别放了,防止他出来后通风报信。”
“知道了。”侦查员挂断了电话。
“凯哥,你是怀疑那个曾经和魏前进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魏壮壮,对不对?”卢俊亮兴奋地说。
“那还用说吗?那个魏壮壮很显然就是魏前进的儿子啊。”冯凯说,“一个父亲为儿子顶罪,就不匪夷所思了吧?”
“可是为什么魏前进之前没有顶罪?”
“因为魏前进之前并不确定这事儿是不是他儿子干的。”冯凯说,“我当时问他有没有熟人对他有恨,他虽然故作镇定,但下意识地眼神闪烁就有点露馅了。当我问到谁有他家钥匙的时候,他显然又轻松了下来。说明从一开始,他内心就怀疑过这个儿子,但他可以确定,他儿子没有他家里的钥匙。”
“有道理啊。”卢俊亮恍然大悟。
“这些天,魏前进的心里估计一直在打鼓。”冯凯说,“当他知道我们要来调查他以前的户籍资料时,他知道事情捂不住了,必须要有个交代。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去顶罪。因为他的顶罪有可能终止我们的侦查,这样他的儿子就被保护住了,而且说不定他有个儿子这件事,连他岳父岳母都不知道,这样他的秘密也就保护住了。”
“所以他还强调是失手杀人,这样他说不定服完刑出来还有可能分到常诗的家产。”卢俊亮说,“真是做他的春秋大梦啊。”
“是啊。”冯凯接着说,“他描述的,都是他看到的现场情况,比如常诗是被刀捅死的。但因为我们之前保密了,所以他不知道魏鑫鑫是怎么死的,还以为只是摔死的。而且魏鑫鑫的衣着完整,他根本想不到魏鑫鑫被强奸的事情,否则,他也绝对不可能出来顶罪。不然,这种禽兽罪名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所以说任何一项看似无用的制度,都有现实的意义。”卢俊亮说。 ↑返回顶部↑
“不管什么事儿,酒才不背锅,酒精只是揭开画皮的一个工具。”冯凯说,“不过,他编的这个故事,你们也信?你们没掌握现场情况?”
“你说魏鑫鑫被强奸的事吗?”侦查员问,“魏前进倒是没提这件事,但禽兽父亲我们偶尔也会见到啊。”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冯凯说,“我和卢俊亮来城南镇派出所查魏前进以前的户籍,这件事你们是不是告诉魏前进了?”
“没有告诉。”侦查员说,“但你让我们调查魏前进户籍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没有迁入东城区之前的资料,就打电话问了他以前的户籍情况。”
“所以,你们的一个电话,就让他知道我们要调查他来东城区之前的资料了。”冯凯说。
“啊?这也违反侦查保密要求吗?”侦查员有点担忧。
“你先别急,来,我先让卢俊亮告诉你为什么他这自首纯属瞎扯,是替人顶罪的。”冯凯示意卢俊亮靠近电话机。
卢俊亮轻咳了一声,说:“魏前进之所以没有提强奸的事情,不是他怕丑,而是因为我们坚决执行顾局长制定的《现场勘查规则》,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没有把这件事透露出去,所以魏前进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被强奸。”
“你简短点,别搞得和做报告似的。”冯凯说。
卢俊亮点点头,说:“首先,现场提取的犯罪分子的精斑是o型血,而魏前进是a型血,所以血型不符。其次,魏鑫鑫是被人勒死的,从法医学角度,这种杀人手段一定是蓄意杀人,而绝对不可能是失手杀死的。再次,从现场勘查的角度看,根据现场喷溅血迹的形态,常诗是处于睡眠状态被人一刀致命,并没有起床或者搏斗的过程。最后,现场的门是被塑料片开锁的,而不是钥匙。”
说完,卢俊亮又看了看冯凯,说:“够了吗?”
“听到没有?”冯凯对着电话那边说,“侦查不能和技术脱节,技术获取的现场情况,侦查部门一定要及时了解,这样就可以轻易分辨出供词的真伪了。哪怕是来自首的,也有很多是冒名顶替的。”
说了这一番话,冯凯自己都想笑。当他自己还是陶亮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一句了,所以他说起来就会朗朗上口。不过,之所以他会听到这么多遍,就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侦查员,经常会和技术脱节,不搞清楚现场的状况,就贸然去破案。所以无论是顾红星还是顾雯雯,都对他这个缺点十分担忧。看来经历了这场梦境,还真是让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对啊,我听我师父说,你俩曾经办过一个父亲杀死儿子的案件,儿媳妇出来顶罪呢。”卢俊亮说,“怎么会有人替别人顶罪呢,听起来就挺匪夷所思的。”
“那个案子不匪夷所思。”冯凯想到了曾被家暴的护士袁婉心,对卢俊亮小声说,“当年是我们侦办方向错了才会错抓了她,而她心灰意冷才会把罪责担了下来。后来也幸亏你师父技术精湛,才搞清楚了真相。”
“你们说了半天,说的是魏前进替别人顶罪?”侦查员说,“我就不懂了,他为什么要替人家顶罪?他家人都死光了,他替谁顶罪?有人杀了他妻女,他还替凶手顶罪?”
“是啊,从现在的情况看,魏前进替人顶罪才是真的匪夷所思。”冯凯说,“不过,你不要着急,这案子就要破了。”
“哦?”侦查员仍有些不放心,问,“那我们联系魏前进,让他知道我们在调查他的背景资料,违反保密规定了吗?”
“原本我还只是有一种推测和怀疑,但既然魏前进来顶罪了,那么这案子就很明朗了。”冯凯说,“也就是说,魏前进的自首,算是帮我做了一个心理确认。即便你们违反了保密规定,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你们现在把魏前进关好,别放了,防止他出来后通风报信。”
“知道了。”侦查员挂断了电话。
“凯哥,你是怀疑那个曾经和魏前进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魏壮壮,对不对?”卢俊亮兴奋地说。
“那还用说吗?那个魏壮壮很显然就是魏前进的儿子啊。”冯凯说,“一个父亲为儿子顶罪,就不匪夷所思了吧?”
“可是为什么魏前进之前没有顶罪?”
“因为魏前进之前并不确定这事儿是不是他儿子干的。”冯凯说,“我当时问他有没有熟人对他有恨,他虽然故作镇定,但下意识地眼神闪烁就有点露馅了。当我问到谁有他家钥匙的时候,他显然又轻松了下来。说明从一开始,他内心就怀疑过这个儿子,但他可以确定,他儿子没有他家里的钥匙。”
“有道理啊。”卢俊亮恍然大悟。
“这些天,魏前进的心里估计一直在打鼓。”冯凯说,“当他知道我们要来调查他以前的户籍资料时,他知道事情捂不住了,必须要有个交代。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去顶罪。因为他的顶罪有可能终止我们的侦查,这样他的儿子就被保护住了,而且说不定他有个儿子这件事,连他岳父岳母都不知道,这样他的秘密也就保护住了。”
“所以他还强调是失手杀人,这样他说不定服完刑出来还有可能分到常诗的家产。”卢俊亮说,“真是做他的春秋大梦啊。”
“是啊。”冯凯接着说,“他描述的,都是他看到的现场情况,比如常诗是被刀捅死的。但因为我们之前保密了,所以他不知道魏鑫鑫是怎么死的,还以为只是摔死的。而且魏鑫鑫的衣着完整,他根本想不到魏鑫鑫被强奸的事情,否则,他也绝对不可能出来顶罪。不然,这种禽兽罪名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所以说任何一项看似无用的制度,都有现实的意义。”卢俊亮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