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139节(1 / 4)
几个孩子在厨房忙活着做菜,孟斌晚上回来见了几个姐姐说“这大老远的来一趟挺累吧”!
“下半响歇了会”孟四姐说“斌子,这是两套宅子”。
“是晓慧外婆留给她的”孟斌说“先洗手吃饭”。
吃着饭,孟大姐说“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大宝结婚的事,你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说, 我们还等着孩子结婚回老家,领着他们去给咱娘报个喜,这可好最后我们倒落下个埋怨”。
林晓慧没搭理孟大姐,喝完稀饭说“我先去熬药”。
拿着扇子在院里坐着熬药,药汤倒进碗里,端着进屋放在茶几上。
看着孩子们收拾完碗筷后,孟斌才说“季湘结婚是我不让通知你们,一是天气炎热,你们上了年纪长途奔波,怕身体吃不消。二是季湘婚事时间紧,来不及通知你们”。
“是你们没通知,怎么就成了我们朝口袋里划拉了”孟三姐说“我们可是都盼着来喝几个孩子喜酒的”。
林晓慧端起碗一气灌下药汤,赶紧往嘴里塞了粒乌梅干,说“苦死了”。
孟斌说“咱们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益县人,过两年我把爹娘的坟迁来,孩子们以后结婚可以就近报喜,不用麻烦姐姐了”。
“你的意思是你以后和咱们断了”孟四姐说。
“四姐,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你们几个姐姐有事我能帮的一定会帮”孟斌笑着说“至于孩子们,他们也有各自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他们能帮、愿意帮的也是他们一母同胞的兄妹,这有什么不对吗”?
“斌子,你说把爹娘的坟迁来,我不同意”孟大姐说“他们不是你一个人的爹娘,也是我们的”。
“你们不同意那就不迁了”孟斌说“以后每年清明晓慧会回去给爹娘上坟,她是我孟斌的妻子,孟家的媳妇。我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按照老家习俗办事”。
“斌子,我明白了”孟二姐说着掏出钱说“这是我给几个孩子准备的礼金,每个孩子都给二十块,不多是我做姑姑的一点心意。这几年家里一有事就找你,养大心了”。
第133章 痛快、实习
“二姐,你这是什么话”孟四姐说“怎么就养大心了”。
“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孟二姐说“斌子家的几个孩子可是咱们的亲侄子,咱们孩子从小到结婚,斌子帮衬不少,可咱们呢给几个侄子的什么。弟妹帮着几个孩子做买卖,可咱们一点谢礼都没给呀!这要是在工厂里拜师傅,四时节礼少不了吧!你们不想想弟妹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咱们也别说这些孩子是亲外甥,外甥再亲也亲不过儿子,大姐不要觉着斌子是亲兄弟就应该帮,留点香火情给下一代吧”!
“其实建伟、建勇也对我说过,他们的路以后靠自己走。咱们姐妹总想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铺好路,却忘了斌子也有自己的家,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咱们口口声声的说着咱娘,大姐你说咱娘要是活着,看着咱们不管兄弟不管侄子,咱娘会不会骂咱们几个不孝女。”孟三姐边说边掉泪。
孟三姐说完这番话,屋里陷入了沉默。
过了十几分钟,孟大姐问“斌子,你怎么说”。
“大姐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姐弟,有事我还会帮,别的我就无能为力了”孟斌说道。
“我们都是老婆子了,还有什么事要你帮”孟大姐说“我们辛辛苦苦的还不是为了孩子吗”?
“孟大姐,你们作为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没错。可我也是母亲,我的儿子为了他亲哥哥说几句抱怨的话,竟让你们大老远的来一趟”林晓慧慢悠悠的说着“七七年七月份我和谢叔带着大宝和五宝从疆省来京市。房子、户口都办好后,我又返回疆省,去接留在那儿的几个孩子。不到两个月我来回三趟,就是这最后一次让我差点搭上命。我们在京市已经住了十年,你们这些做姑姑的,从来不曾启齿问过我的孩子一句。你们自家有事时,才会记起你们还有个兄弟,那你们想过没有,他也希望他的姐姐们能来见见孩子。可惜这十年你们不曾来过更不曾问过,所以我的孩子,你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还想以后再给你家儿孙铺路,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孟斌听她说话没有生气的腔调,还以为她终于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没想到她用最后一句表达出她的气愤。
“弟妹,你这是说的啥话”孟四姐说“我们不来是怕给斌子添麻烦,这也有错”。
“我嫁到孟家二十多年了,孟家姐姐哪有错啊!”林晓慧说“有错的是我,我若是当年不和孟斌结婚,就没有这些事了”。
“晓慧,别胡说”孟斌低声说道。
“弟妹,你别说气话”孟二姐说“这些年是我们太自私了,我们姐妹都是做奶奶的人了,孙子辈的事自有他们的父母去管。你和斌子以后好好的过日子吧!我以后是不会再来打扰你们了”。
林晓慧摇摇头说“你们打扰也是找孟斌,与我没有关系。孟斌除了身上除了穿着军装是他的,这个家里还有哪样物品是他的,没有。这里是京市,你们来或不来是你们的事,但是我家却是我说了算,以后你们来打扰孟斌,就请他安排你们住旅馆”。 ↑返回顶部↑
“下半响歇了会”孟四姐说“斌子,这是两套宅子”。
“是晓慧外婆留给她的”孟斌说“先洗手吃饭”。
吃着饭,孟大姐说“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大宝结婚的事,你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说, 我们还等着孩子结婚回老家,领着他们去给咱娘报个喜,这可好最后我们倒落下个埋怨”。
林晓慧没搭理孟大姐,喝完稀饭说“我先去熬药”。
拿着扇子在院里坐着熬药,药汤倒进碗里,端着进屋放在茶几上。
看着孩子们收拾完碗筷后,孟斌才说“季湘结婚是我不让通知你们,一是天气炎热,你们上了年纪长途奔波,怕身体吃不消。二是季湘婚事时间紧,来不及通知你们”。
“是你们没通知,怎么就成了我们朝口袋里划拉了”孟三姐说“我们可是都盼着来喝几个孩子喜酒的”。
林晓慧端起碗一气灌下药汤,赶紧往嘴里塞了粒乌梅干,说“苦死了”。
孟斌说“咱们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益县人,过两年我把爹娘的坟迁来,孩子们以后结婚可以就近报喜,不用麻烦姐姐了”。
“你的意思是你以后和咱们断了”孟四姐说。
“四姐,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你们几个姐姐有事我能帮的一定会帮”孟斌笑着说“至于孩子们,他们也有各自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他们能帮、愿意帮的也是他们一母同胞的兄妹,这有什么不对吗”?
“斌子,你说把爹娘的坟迁来,我不同意”孟大姐说“他们不是你一个人的爹娘,也是我们的”。
“你们不同意那就不迁了”孟斌说“以后每年清明晓慧会回去给爹娘上坟,她是我孟斌的妻子,孟家的媳妇。我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按照老家习俗办事”。
“斌子,我明白了”孟二姐说着掏出钱说“这是我给几个孩子准备的礼金,每个孩子都给二十块,不多是我做姑姑的一点心意。这几年家里一有事就找你,养大心了”。
第133章 痛快、实习
“二姐,你这是什么话”孟四姐说“怎么就养大心了”。
“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孟二姐说“斌子家的几个孩子可是咱们的亲侄子,咱们孩子从小到结婚,斌子帮衬不少,可咱们呢给几个侄子的什么。弟妹帮着几个孩子做买卖,可咱们一点谢礼都没给呀!这要是在工厂里拜师傅,四时节礼少不了吧!你们不想想弟妹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咱们也别说这些孩子是亲外甥,外甥再亲也亲不过儿子,大姐不要觉着斌子是亲兄弟就应该帮,留点香火情给下一代吧”!
“其实建伟、建勇也对我说过,他们的路以后靠自己走。咱们姐妹总想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铺好路,却忘了斌子也有自己的家,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咱们口口声声的说着咱娘,大姐你说咱娘要是活着,看着咱们不管兄弟不管侄子,咱娘会不会骂咱们几个不孝女。”孟三姐边说边掉泪。
孟三姐说完这番话,屋里陷入了沉默。
过了十几分钟,孟大姐问“斌子,你怎么说”。
“大姐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姐弟,有事我还会帮,别的我就无能为力了”孟斌说道。
“我们都是老婆子了,还有什么事要你帮”孟大姐说“我们辛辛苦苦的还不是为了孩子吗”?
“孟大姐,你们作为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没错。可我也是母亲,我的儿子为了他亲哥哥说几句抱怨的话,竟让你们大老远的来一趟”林晓慧慢悠悠的说着“七七年七月份我和谢叔带着大宝和五宝从疆省来京市。房子、户口都办好后,我又返回疆省,去接留在那儿的几个孩子。不到两个月我来回三趟,就是这最后一次让我差点搭上命。我们在京市已经住了十年,你们这些做姑姑的,从来不曾启齿问过我的孩子一句。你们自家有事时,才会记起你们还有个兄弟,那你们想过没有,他也希望他的姐姐们能来见见孩子。可惜这十年你们不曾来过更不曾问过,所以我的孩子,你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还想以后再给你家儿孙铺路,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孟斌听她说话没有生气的腔调,还以为她终于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没想到她用最后一句表达出她的气愤。
“弟妹,你这是说的啥话”孟四姐说“我们不来是怕给斌子添麻烦,这也有错”。
“我嫁到孟家二十多年了,孟家姐姐哪有错啊!”林晓慧说“有错的是我,我若是当年不和孟斌结婚,就没有这些事了”。
“晓慧,别胡说”孟斌低声说道。
“弟妹,你别说气话”孟二姐说“这些年是我们太自私了,我们姐妹都是做奶奶的人了,孙子辈的事自有他们的父母去管。你和斌子以后好好的过日子吧!我以后是不会再来打扰你们了”。
林晓慧摇摇头说“你们打扰也是找孟斌,与我没有关系。孟斌除了身上除了穿着军装是他的,这个家里还有哪样物品是他的,没有。这里是京市,你们来或不来是你们的事,但是我家却是我说了算,以后你们来打扰孟斌,就请他安排你们住旅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