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3)
汤岁的手机打不开文件,多次尝试未果后,他起身走过去敲了敲浴室门,水声停下,几秒后,门被打开一半,陈伯扬问:“怎么了?”
似乎是没想到他会忽然开门,汤岁仓促地移开视线:“我、我用下你电脑。”
“好。”陈伯扬笑了笑,“直接拿就行,在沙发上,密码是0703。”
“……噢,你快关门吧。”汤岁一眼都不敢乱看,边说边逃:“别感冒了。”
浴室门重新合上,传来不规律的水声,汤岁摸摸滚烫的耳朵,打开电脑将行程单修改核对之后转存到手机上。
刚要退出时,他看见最顶部有个名称为“岁”的文件,太显眼了,加上对自己名字的敏感程度,所以很难不注意到。
汤岁没有窥探他人隐私的习惯,包括陈伯扬,但凡文件夹换个猎奇百倍引人遐想的名称,他都不会点开。
但偏偏是自己的名字,理智与好奇在脑海中拉扯,犹豫片刻后,汤岁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那个文件。
【作者有话说】
卡在这里确实很奇怪
所以明天也有!
第58章
加载速度很快,一瞬间,数十排整齐的缩略图以网格状铺满整个界面,每张照片都带着微弱的像素光晕。
汤岁顿住。
这一刻所有声音仿佛都退到遥远的地方,只剩下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一下,一下,重重砸在肋骨上。
他滑动指尖,点开其中一张,是两年前的某场舞蹈比赛,照片上的自己站在台上领奖,唇角挂着很浅的笑,指尖往后连续点了十几下,从他上台到下台,属于这场比赛的定格才结束。
照片没有按时间排序,紧接着是四年前的比赛,他刚从机构离职,当时境况窘迫,他同时应付着官司、兼职和密集的赛前训练,整个人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
三年前,参加省级原创剧目赛,当天汤岁高烧到三十九度,状态非常不好,照片中的他正在穿过舞台往候场区域走,侧脸在顶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唇角抿得很紧,也很疲惫。
也是同年,到外地比赛。汤岁已经小有名气,当时后台挤满了参赛人员,有双手趁乱把他的背包顺走,导致他只能穿着不合脚的备用鞋跳完整场,谢幕后脚肿得修养了半年才好。
但舞台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地方,它只对极少数人报以掌声,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场公开的凌迟。因为这场比赛,汤岁被媒体挑出几个失误动作进行大规模抹黑,很多人倒戈在新闻下纷纷留言质疑排名的成分。
六年前,他代表机构去区域级选拔赛,那是强制签约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第一场比赛。
虽然规模很小,也不正式,但汤岁实在太久没接触舞台了,内心紧张又开心,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拿了第一名,结果被负责人硬拉着在镜头前说了无数句“感谢机构栽培、是机构成就了我”类似的回答。
结束时已是深夜,他口干舌燥,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了两袋面包,回到家一边吃一边哭。
指尖快速滑动触控板时,整排缩略图会短暂地变成模糊的色带,又在停止时恢复清晰,最下方状态栏显示着数字:347个项目,占据6.2GB空间,记录着汤岁整整七年里大大小小的比赛。
他的心脏紧巴巴皱着,但胸腔中却仿佛炸开沉闷的钝响。
也就是说,在汤岁自以为形同陌路的时间里,其实陈伯扬一直在往返于国内外,跨越重洋,辗转各地回来看他,每一场比赛都没有缺席,甚至最近的一次就在几个月前。
汤岁从来不知道舞台上的自己可以这样生动鲜明,眉眼带着浅笑的,认真的,严肃的,身材高挑纤瘦、服装华丽一尘不染的,被万众瞩目和无数摄影机对准的自己,此刻在这块电子显屏中慢慢成形。
他也从来不知道这样的陈伯扬——
其中一张照片里,领奖台上的他正应粉丝要求比出半个爱心,而画面左下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观众席伸出,隔着遥远的距离在虚空中与他完成了这个心形。
成熟理智的陈伯扬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做出如此幼稚笨拙但又实在浪漫的举动。 ↑返回顶部↑
似乎是没想到他会忽然开门,汤岁仓促地移开视线:“我、我用下你电脑。”
“好。”陈伯扬笑了笑,“直接拿就行,在沙发上,密码是0703。”
“……噢,你快关门吧。”汤岁一眼都不敢乱看,边说边逃:“别感冒了。”
浴室门重新合上,传来不规律的水声,汤岁摸摸滚烫的耳朵,打开电脑将行程单修改核对之后转存到手机上。
刚要退出时,他看见最顶部有个名称为“岁”的文件,太显眼了,加上对自己名字的敏感程度,所以很难不注意到。
汤岁没有窥探他人隐私的习惯,包括陈伯扬,但凡文件夹换个猎奇百倍引人遐想的名称,他都不会点开。
但偏偏是自己的名字,理智与好奇在脑海中拉扯,犹豫片刻后,汤岁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那个文件。
【作者有话说】
卡在这里确实很奇怪
所以明天也有!
第58章
加载速度很快,一瞬间,数十排整齐的缩略图以网格状铺满整个界面,每张照片都带着微弱的像素光晕。
汤岁顿住。
这一刻所有声音仿佛都退到遥远的地方,只剩下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一下,一下,重重砸在肋骨上。
他滑动指尖,点开其中一张,是两年前的某场舞蹈比赛,照片上的自己站在台上领奖,唇角挂着很浅的笑,指尖往后连续点了十几下,从他上台到下台,属于这场比赛的定格才结束。
照片没有按时间排序,紧接着是四年前的比赛,他刚从机构离职,当时境况窘迫,他同时应付着官司、兼职和密集的赛前训练,整个人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
三年前,参加省级原创剧目赛,当天汤岁高烧到三十九度,状态非常不好,照片中的他正在穿过舞台往候场区域走,侧脸在顶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唇角抿得很紧,也很疲惫。
也是同年,到外地比赛。汤岁已经小有名气,当时后台挤满了参赛人员,有双手趁乱把他的背包顺走,导致他只能穿着不合脚的备用鞋跳完整场,谢幕后脚肿得修养了半年才好。
但舞台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地方,它只对极少数人报以掌声,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场公开的凌迟。因为这场比赛,汤岁被媒体挑出几个失误动作进行大规模抹黑,很多人倒戈在新闻下纷纷留言质疑排名的成分。
六年前,他代表机构去区域级选拔赛,那是强制签约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第一场比赛。
虽然规模很小,也不正式,但汤岁实在太久没接触舞台了,内心紧张又开心,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拿了第一名,结果被负责人硬拉着在镜头前说了无数句“感谢机构栽培、是机构成就了我”类似的回答。
结束时已是深夜,他口干舌燥,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了两袋面包,回到家一边吃一边哭。
指尖快速滑动触控板时,整排缩略图会短暂地变成模糊的色带,又在停止时恢复清晰,最下方状态栏显示着数字:347个项目,占据6.2GB空间,记录着汤岁整整七年里大大小小的比赛。
他的心脏紧巴巴皱着,但胸腔中却仿佛炸开沉闷的钝响。
也就是说,在汤岁自以为形同陌路的时间里,其实陈伯扬一直在往返于国内外,跨越重洋,辗转各地回来看他,每一场比赛都没有缺席,甚至最近的一次就在几个月前。
汤岁从来不知道舞台上的自己可以这样生动鲜明,眉眼带着浅笑的,认真的,严肃的,身材高挑纤瘦、服装华丽一尘不染的,被万众瞩目和无数摄影机对准的自己,此刻在这块电子显屏中慢慢成形。
他也从来不知道这样的陈伯扬——
其中一张照片里,领奖台上的他正应粉丝要求比出半个爱心,而画面左下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观众席伸出,隔着遥远的距离在虚空中与他完成了这个心形。
成熟理智的陈伯扬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做出如此幼稚笨拙但又实在浪漫的举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