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4)
那时候他俩一个13一个16,都还没长开的年纪呢,干活却都利索麻利得很。
自小在孤儿院相依为命、相互拉扯支撑着磕磕绊绊长大的两兄弟,生活再难也能过下去。
刚开始是四处找哪儿有能帮忙的活计,因着他们都是未成年没人敢正式雇佣、得的钱少。
后来晏闻予竞赛得了笔奖学金,两个少年心思活泛,一合计,打算做生意。
两人从小便在一块儿,虽说做的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算小有成就。
两个少年分工非常明确而经典: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
隋银从小就酷、不爱做表情,绷着脸的时候还挺有那股子“江湖气质”,负责和别人直接捅明那些弯弯绕绕,然后贴着最低利润线杀价。
而晏闻予长相更有亲和力,是邻居眼里端正优秀的楷模,再加之天生微笑唇的加持,就负责善后。
道歉安抚再加画饼让利的一套丝滑小连招打下来,基本没有谈不成的单子。
那他们最幸福的两年。
有了衣食无忧的钱,两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大男生把绝大多数花销都放在了营养供给这一方面。
营养跟上了,隋银总算不再是那副干巴巴的凶样儿,而晏闻予的个子也开始kuku往上蹿。
租下的那间不算大的屋子承载了他们两年的安稳时光。
不用为了一口吃的奔波,不用在冰天雪地里靠着想象出来的暖意互相慰藉过活……
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生活,他们是邻居眼里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兄弟。
没有来历,所以他们将生日定在了同一天过。
5月9日。
但幸福总是戛然而止。
直到隋银15、晏闻予18岁成人礼这天。
也刚好是晏闻予即将参加高考、拿到top学校录取通知书、开启崭新征途的这一年。
未来的坦途摆在他们面前,似乎一片明亮。
他们决定好好庆祝这一天。
晏闻予卷起袖子,少年青翠如竹的身影立在灶台前,是背影都看得出来的意气风发。
他做了一桌子的菜,隋银则跑了老远去拿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的生日礼物。
初来乍到时口袋空空,租的房子也是在最乱、最差的地段,胜在便宜。
但后来,他们将这里当作光明未来的“复活点”,也就没有换地方住。
可老天好像不这么想。
他们阴差阳错地撞上了一次警/方收线行动。
“砰!哗啦啦——”
不够结实的门窗被破开,满地的玻璃碎块,发出刺耳的声音。 ↑返回顶部↑
自小在孤儿院相依为命、相互拉扯支撑着磕磕绊绊长大的两兄弟,生活再难也能过下去。
刚开始是四处找哪儿有能帮忙的活计,因着他们都是未成年没人敢正式雇佣、得的钱少。
后来晏闻予竞赛得了笔奖学金,两个少年心思活泛,一合计,打算做生意。
两人从小便在一块儿,虽说做的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算小有成就。
两个少年分工非常明确而经典: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
隋银从小就酷、不爱做表情,绷着脸的时候还挺有那股子“江湖气质”,负责和别人直接捅明那些弯弯绕绕,然后贴着最低利润线杀价。
而晏闻予长相更有亲和力,是邻居眼里端正优秀的楷模,再加之天生微笑唇的加持,就负责善后。
道歉安抚再加画饼让利的一套丝滑小连招打下来,基本没有谈不成的单子。
那他们最幸福的两年。
有了衣食无忧的钱,两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大男生把绝大多数花销都放在了营养供给这一方面。
营养跟上了,隋银总算不再是那副干巴巴的凶样儿,而晏闻予的个子也开始kuku往上蹿。
租下的那间不算大的屋子承载了他们两年的安稳时光。
不用为了一口吃的奔波,不用在冰天雪地里靠着想象出来的暖意互相慰藉过活……
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生活,他们是邻居眼里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兄弟。
没有来历,所以他们将生日定在了同一天过。
5月9日。
但幸福总是戛然而止。
直到隋银15、晏闻予18岁成人礼这天。
也刚好是晏闻予即将参加高考、拿到top学校录取通知书、开启崭新征途的这一年。
未来的坦途摆在他们面前,似乎一片明亮。
他们决定好好庆祝这一天。
晏闻予卷起袖子,少年青翠如竹的身影立在灶台前,是背影都看得出来的意气风发。
他做了一桌子的菜,隋银则跑了老远去拿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的生日礼物。
初来乍到时口袋空空,租的房子也是在最乱、最差的地段,胜在便宜。
但后来,他们将这里当作光明未来的“复活点”,也就没有换地方住。
可老天好像不这么想。
他们阴差阳错地撞上了一次警/方收线行动。
“砰!哗啦啦——”
不够结实的门窗被破开,满地的玻璃碎块,发出刺耳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