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昭武帝表态了,他对着璃国公主这个事猛猛说,也就导致,陈王想要东山再起,想要这个事过去,那他必须让璃国公主这个事脱离后宅,脱离他治家不严的名头……这一下子,就直接打翻了陈王计划这个事情过去后好好休养一阵的准备,逼着他,现在同魏王对上,且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至于陈王能不能调查到魏王同璃国使团可能有些关系,陈王他们都是半斤八两,魏王躲在暗处能算计到陈王他们,可要都摆在明面上,陈王也能反手锤魏王,尤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陈王的生死攸关之际,处理不好,他真的就要在政治上退场了……
  昭武帝其实可以等,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等个三五年的根本不影响,他可以等到陈王缓过气,等赵王他们做更多的准备去争夺储位,他可以不必下场,不必说着番在史书上都可以记录为刻薄的话语……帝之二子,陈王,因同陈王妃夫妻情深,疏忽大意,嫡长子没了,一心为他的侧妃从此常伴青灯古佛,且,看得出来,他对此要麻烦昭武帝也是痛心不已的……史书记载的,当着满朝文武哭出来的就他一个,唯他一个。
  这样的情况下,可能真的因为他闯这么大祸,却逼昭武帝顺着他的话讲,令昭武帝不喜,也可能是因为别的,但,世人如此多样,昭武帝的这番话保不齐有人批判他过于薄情,毕竟,儿子都这么惨了,昭武帝还直接夺了陈王争位的可能性……听听那一番关怀的话,那是关怀吗?
  玩政治的,谁不心知肚明,那就是裹着糖的刀刃,句句关怀,却句句绝了陈王再往上升的路径。
  昭武帝可能会落得一个雄主,但刻薄的名声,而这一切,昭武帝原本可以避免的。
  昭武帝可以等的!等陈王他们再次争斗,到那时,昭武帝再做什么,都名正言顺,而且名声也不会有污点,但,昭武帝没等。
  顾丛嘉比任何人都明白这是为了什么,昭武帝让大公主自己去处理自己的嫁妆之时,大公主不经意的问昭武帝为什么给予顾丛嘉的如此特殊,而他们……不是嫉妒,就是单纯的好奇,她今年也二十有一了,昭武帝的注视少的可怜。
  不是都说少而珍惜吗?
  她就是,想问一下。
  而昭武帝当时怎么回答的呢,他无声的笑了一下,好似什么都说了,又好似什么都没说,帝王坐拥天下,富裕,又吝啬。
  从把情感给予顾丛嘉开始,昭武帝便不再会给出第二个。
  从来,顾丛嘉,独一无二。
  顾丛嘉明白,他同样自信这段亲情,皇后想要他死没关系,他有昭武帝,母族无了,没事,他有昭武帝。
  但是,当顾丛嘉每次都觉得够了的时候,昭武帝还能给他更多,昭武帝用实际行动给予了顾丛嘉超出很多的爱意,让顾丛嘉不必为母亲伤怀,不必为他人的态度而小心翼翼,他告诉顾丛嘉,就算全世界都不爱顾丛嘉也没关系,他的父亲爱他。
  所以,昭武帝愿意用自己在史书的一点名声换陈王和魏王现阶段的战争,让他们无瑕去关注顾丛嘉的两件事,并使绊子。
  不论是军中多发的银两,还是大公主迎娶璃国王子,有昭武帝的态度,陈王他们自身应接不暇无暇他顾,顾丛嘉这些事推进的顺利极了。
  而这,是因为昭武帝,他强势的拉快了陈王和魏王的争端,没有给陈王和魏王回神的机会,去给顾丛嘉设置阻碍,等他们回神,顾丛嘉要做的事情早就做完了。
  虽然说,人都死了还在意名声干什么,但,身后名谁真的能不在意……
  不仅顾丛嘉被昭武帝的操作震撼到,昭武帝的大太监苏禾也是开了眼,先前有陛下弱化自己的功绩名声给秦王铺路还不够,现在更是直接用自己的名声可能有污为秦王搭建一条康庄大道。
  昭武帝难得的,被苏禾看着有些不自在,“你看什么呢?!”
  苏禾难得不委婉:“陛下,您有没有觉得,您太宠着秦王殿下了?”
  这路铺的,简直比脚下的大理石板还平。
  人生顺遂很好,但依照陛下对秦王殿下的期待,这要是猛的摔一个跟头,那可就要了老命了……风雨中的白杨成长的更快,更笔直。
  昭武帝有些心虚,但,“这不是还有赵王?”
  他没动赵王,就想着用赵王磨砺来着。
  “陛下,工部左侍郎贪墨您还没处理呢?”
  苏禾提醒,赵王,的确,等到陈王和魏王撕,尸体一案真相大白,赵王的确没事,可,工部左侍郎的贪墨他自己都承认了,虽说,他也补足,重新建工,可,这么大的事,赵王那时候还小不知道,工部尚书总不可能毫不知情吧?
  工部尚书知道,但没上报,这就是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到时候,要怎么处理工部尚书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工部尚书处理了,以赵王的能耐,多半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这就是陛下所说的留着给秦王磨砺的赵王吗?只要一个弹劾,工部左侍郎贪墨这么多年,工部尚书不可能毫不知情,知情不报的罪名,弹劾者,秦王,受理者,偏爱秦王的陛下,这结果还用说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