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这次的争储,太激烈了,以苏氏为首,将他们这些世族全都卷了进去,一个又一个,稍不留神的就付出了更多,更多,像工部尚书曾经绝不会同他人说他经手的事情,比如,卫城修正道路,以往这种事情他是绝不会告诉家族支持的皇子的,毕竟,支持归支持,小心慎重也是真的。
  但这次,他就说了,为什么,这其中的原因简直不寒而栗。
  此次昭武帝的六子争储就像是巨大的绞肉机,不仅绞几位殿下,更绞他们这些世族……世族付出了更多,与自己效忠的殿下捆绑的更深,而后,政治清算,政治上斗败的几位殿下因同出血缘,还能活着,可他们这些已经同几位殿下捆绑极深的世族……说举族流放都是皇室开恩,更大的可能是,像苏氏那样……
  “是,赵王现在意气风发,可,若是陛下不想立赵王为储呢?”
  族老们面面相觑,若陛下不想立赵王为储,那,现在的意气风发到后面就会成为新任储君的刺……
  自陈郡王和魏郡王开撕,戳破了那些因为储位的算计,谋划,目前就是架在这里了,不论什么,朝中文武肯定上书请求陛下立储,在怎么说,陛下都年逾四十了啊,搁现在的寿命里,很危险的一个年龄了,更别说,还有之前传闻的陛下曾受过重伤,*有碍寿数,现在提这个是真是假没意义,但,空穴不来风,就算陛下没有到有碍寿数的地步,肯定也受伤了吧……那这,更要尽快立储了。
  所以,赵王才那么自喜,因为形势在这里,就算拖,也拖不了太久,立储,就快了。
  而恰好,在这一段时间里,赵王占优,这让其怎么不喜。
  但还有一种可能,赵王目前是占据优势没错,可若陛下不想要立赵王为储,那赵王目前的种种在下任储君看来就会异常的刺目,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新任太子选择会针对谁立威,简直不言而喻。
  工部尚书甚至都怀疑,这是那位算计好的,康郡王,陈郡王,雍郡王,楚郡王几位都在之前的斗争中落败,不再有同新任储君争锋的能力,同时,他们背后的世族会因为害怕被清算,就像是覃氏一样,自我绝了大部分势力以求陛下不牵连。
  毕竟,政治清算这个东西,是要看陛下的,若陛下觉得你为逆,那么政治清算的力度便大,若陛下觉得你还可以救一下,那政治清算也伤不到哪里。
  而,赵王,还是亲王,他还好端端的立在哪里,有能够与储君掰腕子的底气。
  但又是赵王,目前有一个极大的摆在明面上的缺陷,工部左侍郎巨大的贪墨数额……谁家好人准备立储的时候让未来储君身上沾染上这么大一个污点啊!这不赶紧处理掉,储位都坐不稳!随时可以被政敌拿来攻讦,虽然说其他殿下目前没有竞争之力,但若是储君本身出了茬子,想必他们也是不遗余力的会把储君搞下去。
  且,直到今日,工部左侍郎贪墨的事情还没给出决断,可以说是因为陈郡王和魏郡王之事牵扯了陛下的注意力,但,工部左侍郎之事其实早已定下,他自己都认罪了,只差一个决断……
  这,像是要立赵王为储的样子吗?!!!
  若是自己所想没错,那,陛下就会以工部左侍郎贪墨的罪名为由头,牵扯到自己头上,而后,处罚赵王,为储君立威。
  工部尚书苍老的眼眸明明灭灭,赵王就是陛下精心为储君选择的磨刀石,且,因为陛下心疼储君,赵王这磨刀石还自带缺陷。
  工部尚书知道他现在的猜测有些荒诞,且,没有道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都当了这么多年工部尚书了,脑海里冒出猜测总归有其根源。
  若真如此,他萧家的下场只怕是比苏氏尤有胜之,工部尚书不怀疑以陛下对秦王的爱重程度,他一定会以最雷霆的手段让秦王坐稳储君之位。
  萧氏不能赌,也赌不起。
  工部尚书为官几十载,他所忧所虑必有根源,尤其,覃氏已经做出举动的当下,族老们相继同意。
  而,工部尚书则同刑部尚书一眼,火急火燎的进了宫。
  不过,他们俩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刑部尚大义灭亲清理了朝堂上大批覃氏族人,而自己和另一个小覃爱卿留下了,而刑部尚书又年老,可以预见,最终朝堂上覃氏剩的也只是小覃一人。
  而工部尚书呢,他道:“工部左侍郎贪墨如此之巨,臣作为其直属上司未能约束,且今日他的罪责才曝光于众,这是臣之失责,臣自请罚,带领家族小辈,前往卫城,将功赎罪,将卫城的建筑再度夯铸。”
  工部尚书这话很有意思。
  首先,“未能约束,今日罪责才曝光于众”,工部尚书承认,他一直知道工部左侍郎贪墨的事情,这是他的失责,他认罚。
  其次,瞧瞧他说的罚是什么,再度夯铸卫城的建筑,是,工部尚书今年年龄也不小了,带领一直在京城的小辈去往边疆出一份力的确能算是将功赎罪,毕竟,卫城都好多年的古建筑了,尤其是今年人来人往,用的也多,的确需要再度修补,且,工部尚书没说要材料,要银两之类的,也就是说,这笔钱和技术工部尚书自付。
  这样看来,将工部尚书发往边疆修筑卫城,的确算罚,在加上萧氏的家族子弟,这罚都能算重了,毕竟,以往去往边疆的不过是工部的工匠,哪里需要工部尚书和族中子弟亲自去。
  但,有一个问题,第一,卫城互市是顾丛嘉先提出来的,这个,是昭武帝的功绩,更是顾丛嘉的。
  现在顾丛嘉又提出了给军中将士从互市里分更多的银两,可以预见的是顾丛嘉对于卫城互市的重视只会多不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