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退一步讲,找不到锁链也不要紧,只要能找到和锁链有类似功效的东西,那他现在的困境岂不是就能解了?
  徐星辞有点儿激动。
  “怎么了?”程九安疑惑地看他一眼,“怎么突然这么高兴?”
  “有吗?”徐星辞拍拍脸颊,有心想跟程九安聊几句,又觉得这事儿太复杂,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最终,他只是笑眯眯拉住程九安手腕,拽着他往下个区域走,“走走走,让我们看看下个区域有什么。”
  按照古蜀国历史,被秦所灭前,古蜀共历经五代,蚕丛、柏灌、鱼凫之后,应该是第四任蜀帝杜宇,然而令徐星辞意外的是,这个区域里记载的却是鳖灵,第五任蜀帝,也是最后一任。
  记载的方式跟之前也不太一样,这个区域没有雕刻画像,而是用隶书记着鳖灵生平,据说这个鳖灵,是杜宇在位时期顺水流而下的一具尸体,飘到古蜀境内后,他离奇复活,因为治水才干而当上了古蜀丞相,后来又当上蜀帝。
  这些内容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也看不出山海经生物存在的痕迹。
  只是记载这些东西的隶书...徐星辞微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笔锋,又撤回柏灌区域,对照着小篆认真研究,来来回回看了三遍后,徐星辞确认了,虽说字体不同,但刻这些字的,是同一个人。
  只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要把字体换来换去?这中间,有什么讲究吗?
  听完徐星辞疑问,程九安也认真打量了那些字体一小会儿:“你确定这些出自同一个人?”
  徐星辞:“我们徐家可是号称裁缝,想把真真假假的东西拼合到天衣无缝,辨认笔体字迹是基础中的基础。”
  “也对,这是你家专长。”程九安迟疑着又看了一会儿,面色有些凝重,“但辨别年代是我的专长,根据这些雕刻风化程度判断,这两个区域的刻字差了最少两三百年。”
  “两三百年?”徐星辞诧异地眨巴两下眼睛,“也就是说,刻字的那东西,最少活了两三百年?”
  这倒能解释字体换来换去的原因了,新的字体,是跟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出现的,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对应的常用字体,刻字的人只不过是跟着主流在用。
  “活的真久啊。”徐星辞忍不住感慨。
  程九安轻轻点了点头,面色越发凝重:“对比活得久,我觉得这段内容应该更令你惊讶。”
  说完,程九安侧身,示意徐星辞看向某处文字,刚刚角度的关系,这段文字被隐藏在阴影里,徐星辞又急着对比字体,没仔细看。这会儿程九安指出来,徐星辞便认真看起来。
  这一看,他下意识咦了一声。
  这依旧是段关于鳖灵的描述,记载的日期是鳖灵任丞相治水期间,据说某日鳖灵随杜宇游猎于西山,见异鸟,高丈余,人面鸟身、双足似手,杜宇以藤蔓困其喙,鳖灵以青铜制锁,囚之于山坳。
  徐星辞:“人面鸟身、双足似手,以青铜制锁囚之,这说的,不就是我们见过的那只朱鸟吗?”
  第71章 古蜀青铜“墓“11这下不只是朱……
  这下不只是朱鸟被锁的原因有了答案,连具有封印能力的青铜锁链的由来都有答案了——古蜀第五代帝王鳖灵造的。
  他能造出有封印能力的青铜锁链,那理论上来说,他造的其他青铜器很可能也有类似功效。自从发现身体里困了东西到现在,兜兜转转十几年,徐星辞自认能用的方法都用了,能找的东西也都找了,封印的事儿却一直没什么进展,甚至,不只是没有进展,就连确切点儿的线索都没有。
  他瞒着家里入职考古所,也算是趁着时间用尽前的最后一搏,没想到,还真被他搏到了线索。
  有线索就等于有生机,虽说徐星辞自我安慰机缘巧合急不得,但眼看着有了生机,是个人都会激动。
  “锁链...除了锁链,这个鳖灵还造过什么?”努力抑制指尖的颤抖,徐星辞深吸口气,望向程九安的目光里迸出亮意。
  程九安诧异地看了他几秒,轻声回答:“古蜀出土的东西不少,但大部分都以鸟兽和纵目为标志,学术上一般认定出自蚕丛至鱼凫时期,要说鳖灵时期的话,也就只《华阳记》记载,开明氏造七宝楼,以珍珠为帘,其后蜀郡火,民家数千与七宝楼俱毁。”
  “毁了?”徐星辞没关注到底造出来的是什么,重点全放在了毁这个字上,愣了一瞬,他眼底的亮光微凝。
  程九安:“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徐星辞没吭声,心思还停留在毁这个字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