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2 / 3)
萧臻简微不可见叹息,还是一样没规矩,却是纵容,“瞎说!谣言不可信!列为臣工都是国之栋梁,都是为国效力,佑霖不可妄言。”
白佑霖:“喔!哥说的,我信!”
“今日你回来的时间正巧,赶上咱们新朝第首位状元江祈安的公堂审理,佑霖,你也坐下听听。”
话音一毕,就有人端了虎皮椅子,坐在皇帝侧边,白佑霖大摇大摆坐上去了,还斜斜靠着,并不端正。
众人看得敢怒不敢言,这是哪门子皇帝,哪门子臣子,简直荒谬,土匪做派!
江祈安却在此时拱手一礼,朗声喝道,“臣恭贺陛下大战告捷,收复边境五城,还边境安宁,还天下太平!”
有眼见!
他太有眼见了,那些前朝老臣个个面色铁青,看着江祈安的背影咬牙切齿,实在是文人之败类,朱门之吮痈。
大家都忘不了当时不降就会被抄家的恐惧,尤其是白佑霖在这个档口归来,唤皇帝哥哥,坐在皇帝身侧,只能跟着江祈安喝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江祈安头虽然还痛着,却从牢狱的黑暗中恢复了不少对正常世界的感知,方才对他贪污的指控,他想了个仔细,他虽然不曾将那钱放进自己口袋里,却是将专项专款的钱多处挪用,东墙西墙到处填补,这才能保修渠与莲花村顺利进行,算不得无可指摘。
白佑霖他第一次打交道,他在此时前来,实在给他了不小的助力,让那群人的嚣张气焰熄灭一半。
他深吸一口气,又想了一套说辞。
待贺喜声平息后,萧臻简道,“江祈安,方才朱大人对你贪墨赈灾款的指控你可认?”
江祈安道:“不认!”
朱大人驳斥,“那你倒是说说,水患只死了几百人,你却报了百万白银的款项,剩下的钱呢?难道不曾进你自己的腰包?”
“朱大人,明知无数双眼睛盯着我这个状元,我还在这么明显的地方贪钱,我傻还是我蠢?”
“你这话不算理,万事讲个事实与铁证!”
“朱大人要铁证,我就说与你听。你方才说,只死了几百人,这是你的原话,对否?”
朱大人怔愣一瞬,“是又如何!”
“几百人和百万白银听起来天差地别,多吓人啊,让不明就里的各位大人在情理上信你一分,你这是话术,不是事实!”
第266章 落下帷幕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
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事实?事实是赈灾款不止用在遇难者身上,还得用在受灾人身上,何为受灾人?因水患搬离屋舍的人,失去双亲的孤儿,失去壮年男子的老人寡妇,房屋损毁的人,受伤残疾的人,坊市商铺的修缮,损毁道路的重修,以及堤坝修缮!”
“如此种种,你说百万两用在何处?”
朱大人接着辩,“你岚县是个小县城,人口总数不足十万,菱州有数个人口十万以上的县都没能拿到百万的赈灾款,你凭什么能拿那么多?”
“凭我不止将灾情仅当做灾情!”
对方沉默片刻,“何意?”
“倘若是朱大人遇见水患,如何赈灾?”
朱大人思考片刻,“开放官仓设粥厂,每日定额,征用寺庙祠堂作庇护所,设立养济院收容灾民,钱粮调配按受灾程度分发救济金,以工代赈,减免赋税。”
他说完,觉得回答天衣无缝,补一句,“做这些,哪怕上万人受灾,百万两也绰绰有余!”
他不说这句还好,一说江祈安立马抓住漏洞,“朱大人!我们标准不一样!” ↑返回顶部↑
白佑霖:“喔!哥说的,我信!”
“今日你回来的时间正巧,赶上咱们新朝第首位状元江祈安的公堂审理,佑霖,你也坐下听听。”
话音一毕,就有人端了虎皮椅子,坐在皇帝侧边,白佑霖大摇大摆坐上去了,还斜斜靠着,并不端正。
众人看得敢怒不敢言,这是哪门子皇帝,哪门子臣子,简直荒谬,土匪做派!
江祈安却在此时拱手一礼,朗声喝道,“臣恭贺陛下大战告捷,收复边境五城,还边境安宁,还天下太平!”
有眼见!
他太有眼见了,那些前朝老臣个个面色铁青,看着江祈安的背影咬牙切齿,实在是文人之败类,朱门之吮痈。
大家都忘不了当时不降就会被抄家的恐惧,尤其是白佑霖在这个档口归来,唤皇帝哥哥,坐在皇帝身侧,只能跟着江祈安喝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江祈安头虽然还痛着,却从牢狱的黑暗中恢复了不少对正常世界的感知,方才对他贪污的指控,他想了个仔细,他虽然不曾将那钱放进自己口袋里,却是将专项专款的钱多处挪用,东墙西墙到处填补,这才能保修渠与莲花村顺利进行,算不得无可指摘。
白佑霖他第一次打交道,他在此时前来,实在给他了不小的助力,让那群人的嚣张气焰熄灭一半。
他深吸一口气,又想了一套说辞。
待贺喜声平息后,萧臻简道,“江祈安,方才朱大人对你贪墨赈灾款的指控你可认?”
江祈安道:“不认!”
朱大人驳斥,“那你倒是说说,水患只死了几百人,你却报了百万白银的款项,剩下的钱呢?难道不曾进你自己的腰包?”
“朱大人,明知无数双眼睛盯着我这个状元,我还在这么明显的地方贪钱,我傻还是我蠢?”
“你这话不算理,万事讲个事实与铁证!”
“朱大人要铁证,我就说与你听。你方才说,只死了几百人,这是你的原话,对否?”
朱大人怔愣一瞬,“是又如何!”
“几百人和百万白银听起来天差地别,多吓人啊,让不明就里的各位大人在情理上信你一分,你这是话术,不是事实!”
第266章 落下帷幕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
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事实?事实是赈灾款不止用在遇难者身上,还得用在受灾人身上,何为受灾人?因水患搬离屋舍的人,失去双亲的孤儿,失去壮年男子的老人寡妇,房屋损毁的人,受伤残疾的人,坊市商铺的修缮,损毁道路的重修,以及堤坝修缮!”
“如此种种,你说百万两用在何处?”
朱大人接着辩,“你岚县是个小县城,人口总数不足十万,菱州有数个人口十万以上的县都没能拿到百万的赈灾款,你凭什么能拿那么多?”
“凭我不止将灾情仅当做灾情!”
对方沉默片刻,“何意?”
“倘若是朱大人遇见水患,如何赈灾?”
朱大人思考片刻,“开放官仓设粥厂,每日定额,征用寺庙祠堂作庇护所,设立养济院收容灾民,钱粮调配按受灾程度分发救济金,以工代赈,减免赋税。”
他说完,觉得回答天衣无缝,补一句,“做这些,哪怕上万人受灾,百万两也绰绰有余!”
他不说这句还好,一说江祈安立马抓住漏洞,“朱大人!我们标准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