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4)
青年买下那头牛,让她接种了牛痘。
到了县城她才知道青年的身份——大熙四皇子赵启。
赵启给她安排了一个身份,他奶娘的养女,并请她留下来担任医女。
她打算以此为过渡,等熟悉大熙的律法和风俗人情后,再另寻出路,便应了下来。
赵启待她十分殷勤,她看得出他的情意,但不曾考虑过和他在一起。
在这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她这样的出身,给赵启当侍妾都不够格,更别说正妻。
她不想当妾室,更不想和旁人共享男人,不管赵启如何蛊惑,都不为所动。
随赵启回京城待了大半年后,她决定离去。
赵启百般阻拦,不肯放她走。
她给赵启下了药,伺机逃了出去,用买来的假户籍离开京城,去了江州。
江州富庶,流动人口众多,她一个外来人在那里行医也不打眼。
万没想到,她刚安顿下来,江州就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大半村镇都被淹没。
太子赶来江州抗洪救灾,征召医者担任随行医官,救治灾民。
她只是个铃医,不在征召行列,但因看不过眼医官们不恰当的救援治疗,主动请缨加入其中。
太子用人不拘一格,见识了她的本事后,立刻将她提拔为巡医使,统领民间征调的医官。
她和众医官跟随太子在江州各地救援。
期间遇到的疫病都被她解决了。
孰料在墨县遇到天花。
发现第一例天花患者时,她就让太子封锁了城门。
种牛痘要大概七天起效,二十一天完全免疫,除非墨县境内能找到痘牛,不然种牛痘也来不及。
尽管如此,她还是将预防天花的办法告诉了太子。
赵启回京后,曾告诉她,已经将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一事呈报给他父皇,他父皇安排了太医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便会推行。
“太医在做试验的话,手头应该有痘牛。”
她对太子道。
“让他们将痘浆保存下来,尽快送来墨县,应该赶得及给没感染的人接种。”
成功接种的人,其痘浆可以种给其他人,不必都取痘牛身上的浆液。
太子闻言却道:“孤不曾听说此事。”
她错愕不已。
不知是皇帝让太医保密还是赵启骗了她。
太子命守在墨县外的人手联系京中,经查证,太医院并不曾做种痘试验,又让人联系赵启。 ↑返回顶部↑
到了县城她才知道青年的身份——大熙四皇子赵启。
赵启给她安排了一个身份,他奶娘的养女,并请她留下来担任医女。
她打算以此为过渡,等熟悉大熙的律法和风俗人情后,再另寻出路,便应了下来。
赵启待她十分殷勤,她看得出他的情意,但不曾考虑过和他在一起。
在这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她这样的出身,给赵启当侍妾都不够格,更别说正妻。
她不想当妾室,更不想和旁人共享男人,不管赵启如何蛊惑,都不为所动。
随赵启回京城待了大半年后,她决定离去。
赵启百般阻拦,不肯放她走。
她给赵启下了药,伺机逃了出去,用买来的假户籍离开京城,去了江州。
江州富庶,流动人口众多,她一个外来人在那里行医也不打眼。
万没想到,她刚安顿下来,江州就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大半村镇都被淹没。
太子赶来江州抗洪救灾,征召医者担任随行医官,救治灾民。
她只是个铃医,不在征召行列,但因看不过眼医官们不恰当的救援治疗,主动请缨加入其中。
太子用人不拘一格,见识了她的本事后,立刻将她提拔为巡医使,统领民间征调的医官。
她和众医官跟随太子在江州各地救援。
期间遇到的疫病都被她解决了。
孰料在墨县遇到天花。
发现第一例天花患者时,她就让太子封锁了城门。
种牛痘要大概七天起效,二十一天完全免疫,除非墨县境内能找到痘牛,不然种牛痘也来不及。
尽管如此,她还是将预防天花的办法告诉了太子。
赵启回京后,曾告诉她,已经将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一事呈报给他父皇,他父皇安排了太医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便会推行。
“太医在做试验的话,手头应该有痘牛。”
她对太子道。
“让他们将痘浆保存下来,尽快送来墨县,应该赶得及给没感染的人接种。”
成功接种的人,其痘浆可以种给其他人,不必都取痘牛身上的浆液。
太子闻言却道:“孤不曾听说此事。”
她错愕不已。
不知是皇帝让太医保密还是赵启骗了她。
太子命守在墨县外的人手联系京中,经查证,太医院并不曾做种痘试验,又让人联系赵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