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3)
“你这记不住人的毛病还没好啊,”那人把包挎在椅背上,晃了晃脑袋露出耳垂上的耳钉,“季远初,想起来了没?”
季远初自报家门,沈勘立马想起来了。
说起来,他们家和季家颇有点渊源,季远初的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和沈群山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儿子还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
初一的时候,沈勘和季远初都是爱惹是生非的公子哥那挂的,没少一块儿插科打诨。到初二分班后交集就少了,最后一次听到和季远初有关的消息,是这小子在他爸娶了后妈之后离家出走,逃了几天的学,最后动用了不少人在网吧里找到的。
印象里季远初这人虽然叛逆,但胆子小,以往很多浑事儿都是沈勘在后面撺掇他,但季远初现在这身派头着实让人看不出来从前的影子。
“耳钉挺帅的。”沈勘发自内心地夸他说。
“是吧,我也觉得。”季远初得意地笑了笑,靠着拉踩学校开始寒暄,“这屌学越上越没意思,也就以前跟你一起的时候能找找乐子。知青下乡兜了一圈儿,感觉怎么样?”
“知青个屁,文盲流放还差不多,”沈勘笑着回答说,“那地儿鸟不拉屎的,四五点狗就开始叫,接着再是鸡叫鸭叫,吵得人脑仁疼。”
季远初啧啧了两声,幸灾乐祸道:“卧槽那真是热闹死了兄弟,难怪你要回市区呢。”
“你家的热闹事儿呢,说来听听。”沈勘挑了挑眉,做好了看大戏的准备。
“嗐,”季远初说起自己家里的糟心事,表情变得一言难尽,“那可不是一般的热闹了,你是不知道那女人吹枕边风的本事......”
“都吵什么呢!考多少分心里没点数么!”最精彩的部分刚要开始就被烧烤强有力的敲门声掐断了,他顶着啤酒肚站在讲台前,眼睛瞪着后排的沈勘和季远初说,“说个事啊,”
沈勘以为他说的“事”是自己从水禾转到一中高二(13)班这个事,但烧烤根本没有要叫他上来自我介绍的意思,甚至记不记得他的名字都另说。
烧烤把手里的纸投屏到投影仪上,只字未提借读的事:“老规矩,待会儿下课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排座位,座位表在这儿自个儿看啊。”
虽然沈勘对自我介绍没多大的执念,但照现在这个情形来看,摆明了瞧不上他这个借读生。
烧烤放下座位表就回了办公室,教室里很快躁动起来,学生们稀稀拉拉地拖动着桌椅调座位。
沈勘一转头,季远初已经搭好了“堡垒”,随时准备开睡。
“第一节课就睡?”沈勘看着他的举动诧异道。
季远初换了个面朝他方向的睡姿说:“第一节课不睡什么时候睡?”
沈勘被他反问得有点发懵,换了个问法:“你不用换座位?”
“不瞒你说,老子在这个位置坐了有两个多月了,蝉联了两个赛季的倒一。”季远初这个时候也没了睡意,食指向下指了指,“在这儿,成绩差就是会被叼,叼着叼着就习惯了。”
季远初很有东道主风范,饶有兴趣地继续解释说:“中间3*3那一块是学霸区,前十聚集地,也是每次赛季后最忙的地方。”
沈勘眯着眼睛看了看屏幕上的座位表,每个名字下面都有一行数字,结合烧烤和季远初的话来看,应该是上个赛季的成绩没跑了。
季远初586分喜提倒一,而沈勘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个班里,学渣是不配拥有姓名的。借读生这种生物,更是处于整个一中最底层的生态位。
这是沈勘在十三班上的第一课。
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真挺虚伪的,嘴上道貌岸然地说什么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实则全他妈是放屁,恨不得三六九等都不够分的,全身上下得跟给器官取名似的挨个排序。
沈勘对这种教育制度并不陌生,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理念果然是一脉相承。久违的压抑感席卷而来,将他层层包裹住。
因着双减政策的缘故,全市的晚自习都停了,五点半准时放学。
在沈勘的记忆里,上一次这个点放学他还在上小学——过年查封机构时他就想说了,这个政策来得莫名其妙,原以为只是做个场面功夫应付上级,毕竟屿城蝉联“卷王”的称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谁知竟是来真的。 ↑返回顶部↑
季远初自报家门,沈勘立马想起来了。
说起来,他们家和季家颇有点渊源,季远初的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和沈群山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儿子还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
初一的时候,沈勘和季远初都是爱惹是生非的公子哥那挂的,没少一块儿插科打诨。到初二分班后交集就少了,最后一次听到和季远初有关的消息,是这小子在他爸娶了后妈之后离家出走,逃了几天的学,最后动用了不少人在网吧里找到的。
印象里季远初这人虽然叛逆,但胆子小,以往很多浑事儿都是沈勘在后面撺掇他,但季远初现在这身派头着实让人看不出来从前的影子。
“耳钉挺帅的。”沈勘发自内心地夸他说。
“是吧,我也觉得。”季远初得意地笑了笑,靠着拉踩学校开始寒暄,“这屌学越上越没意思,也就以前跟你一起的时候能找找乐子。知青下乡兜了一圈儿,感觉怎么样?”
“知青个屁,文盲流放还差不多,”沈勘笑着回答说,“那地儿鸟不拉屎的,四五点狗就开始叫,接着再是鸡叫鸭叫,吵得人脑仁疼。”
季远初啧啧了两声,幸灾乐祸道:“卧槽那真是热闹死了兄弟,难怪你要回市区呢。”
“你家的热闹事儿呢,说来听听。”沈勘挑了挑眉,做好了看大戏的准备。
“嗐,”季远初说起自己家里的糟心事,表情变得一言难尽,“那可不是一般的热闹了,你是不知道那女人吹枕边风的本事......”
“都吵什么呢!考多少分心里没点数么!”最精彩的部分刚要开始就被烧烤强有力的敲门声掐断了,他顶着啤酒肚站在讲台前,眼睛瞪着后排的沈勘和季远初说,“说个事啊,”
沈勘以为他说的“事”是自己从水禾转到一中高二(13)班这个事,但烧烤根本没有要叫他上来自我介绍的意思,甚至记不记得他的名字都另说。
烧烤把手里的纸投屏到投影仪上,只字未提借读的事:“老规矩,待会儿下课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排座位,座位表在这儿自个儿看啊。”
虽然沈勘对自我介绍没多大的执念,但照现在这个情形来看,摆明了瞧不上他这个借读生。
烧烤放下座位表就回了办公室,教室里很快躁动起来,学生们稀稀拉拉地拖动着桌椅调座位。
沈勘一转头,季远初已经搭好了“堡垒”,随时准备开睡。
“第一节课就睡?”沈勘看着他的举动诧异道。
季远初换了个面朝他方向的睡姿说:“第一节课不睡什么时候睡?”
沈勘被他反问得有点发懵,换了个问法:“你不用换座位?”
“不瞒你说,老子在这个位置坐了有两个多月了,蝉联了两个赛季的倒一。”季远初这个时候也没了睡意,食指向下指了指,“在这儿,成绩差就是会被叼,叼着叼着就习惯了。”
季远初很有东道主风范,饶有兴趣地继续解释说:“中间3*3那一块是学霸区,前十聚集地,也是每次赛季后最忙的地方。”
沈勘眯着眼睛看了看屏幕上的座位表,每个名字下面都有一行数字,结合烧烤和季远初的话来看,应该是上个赛季的成绩没跑了。
季远初586分喜提倒一,而沈勘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个班里,学渣是不配拥有姓名的。借读生这种生物,更是处于整个一中最底层的生态位。
这是沈勘在十三班上的第一课。
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真挺虚伪的,嘴上道貌岸然地说什么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实则全他妈是放屁,恨不得三六九等都不够分的,全身上下得跟给器官取名似的挨个排序。
沈勘对这种教育制度并不陌生,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理念果然是一脉相承。久违的压抑感席卷而来,将他层层包裹住。
因着双减政策的缘故,全市的晚自习都停了,五点半准时放学。
在沈勘的记忆里,上一次这个点放学他还在上小学——过年查封机构时他就想说了,这个政策来得莫名其妙,原以为只是做个场面功夫应付上级,毕竟屿城蝉联“卷王”的称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谁知竟是来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