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如漆点松花 第131节(1 / 4)
姬青翰却不管,东宫的赏赐流水一般搬入灵山长宫,大有自己也住进去的架势。
第三日时,恰好是五月中旬,天气晴朗,灵山长宫外停着一辆崭新的轺车,六匹宝马嘶鸣不止,罗伞下铜铃清脆。
姬青翰原本坐在车上等卯日。
大门推开后,他猛地站起身,竟然沉声道:“都闭上眼。”
众人不敢质疑太子命令,纷纷闭上双目。
卯日站在门口。
巫礼今日穿着一身森绿的长袍,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发变成了赤红色,如同潮水一般卷曲。
和姬青翰的幻境中一模一样的艳丽。
太子爷捏着马鞭,目不转睛地盯着卯日:“上车。”
卯日上了车,没等他说话,姬青翰挥鞭启程,等驶出一段距离,再也不见其他人,他也不停车,只单手抓住卯日后颈,转过身亲了卯日一口。
卯日笑着抚上缰绳:“我来?”
姬青翰松了手,专心把玩卯日长发,和艳鬼接吻。
“孤命人查了西周上千官吏,叫常熟、倡叔……的人至少十余人,我让侍从寻来了他们的画像,”姬青翰揽着卯日的腰,“相貌丑陋、家势清贫,要么三妻四妾,疯癫不已,当中竟然只有一位叫昶蜀的广陵人勉强能入眼。”
“不过他二十五岁才做上官,仅仅只是一位芝麻大小的官员,昶蜀运气好,没有感染时疫,是死于战乱。”
姬青翰观察着卯日的神色,“孤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怎么会与你结缘。难道是你去汝南治水那段时日,他曾到过汝南?”
卯日忍不住笑问他:“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段时间认识我的?我那时在汝南也算小有名气,他慕名而来也说得过去。”
姬青翰踹了车壁一脚:“他敢!”
“要真是他,孤定……”
定然将他的坟掘地三尺都挖出来。
卯日睨了他一眼:“风吹着我头发了,挡眼。青翰,帮我拢拢呗。”
姬青翰靠着车背座,伸手拢过卯日的长发,又褪下腕上的一串玉石系挂在上面。
卯日:“喜欢吗?”
姬青翰不语,只是捧着他的红发爱不释手。
卯日便伸脚一勾,让姬青翰自然而然打开腿,坐在姬青翰怀里,牵着缰绳说。
“我不认识他,别使性子了,弟弟。”
姬青翰从背后环住卯日的腰,将头靠在艳鬼肩上,细碎的长发拂面,上面透着的淡薄香气好似一人一鬼欢好时那般勾人魂魄,他好半晌才满意地嗯了一声。
卯日只用三两言语哄得他团团转,笑着拍了拍姬青翰的手背:“跟我说一说伽蓝寺。”
轺车由六匹快马拉车,车速迅捷。
太子爷不要驾马人,卯日拽着缰绳驾车,同时听姬青翰说大周国事。
“大周历经七年的‘绥靖战乱’,各地财政入不敷出,宣王这些年来励精图治,对朝政事必躬亲,绝不怠慢。临沂原本是一个十分偏僻和荒凉的地方,上一任临沂布政使上任后,常常以当地天灾人祸的理由向宣王递交奏折,请求拨款,宣王都准予了。” ↑返回顶部↑
第三日时,恰好是五月中旬,天气晴朗,灵山长宫外停着一辆崭新的轺车,六匹宝马嘶鸣不止,罗伞下铜铃清脆。
姬青翰原本坐在车上等卯日。
大门推开后,他猛地站起身,竟然沉声道:“都闭上眼。”
众人不敢质疑太子命令,纷纷闭上双目。
卯日站在门口。
巫礼今日穿着一身森绿的长袍,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发变成了赤红色,如同潮水一般卷曲。
和姬青翰的幻境中一模一样的艳丽。
太子爷捏着马鞭,目不转睛地盯着卯日:“上车。”
卯日上了车,没等他说话,姬青翰挥鞭启程,等驶出一段距离,再也不见其他人,他也不停车,只单手抓住卯日后颈,转过身亲了卯日一口。
卯日笑着抚上缰绳:“我来?”
姬青翰松了手,专心把玩卯日长发,和艳鬼接吻。
“孤命人查了西周上千官吏,叫常熟、倡叔……的人至少十余人,我让侍从寻来了他们的画像,”姬青翰揽着卯日的腰,“相貌丑陋、家势清贫,要么三妻四妾,疯癫不已,当中竟然只有一位叫昶蜀的广陵人勉强能入眼。”
“不过他二十五岁才做上官,仅仅只是一位芝麻大小的官员,昶蜀运气好,没有感染时疫,是死于战乱。”
姬青翰观察着卯日的神色,“孤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怎么会与你结缘。难道是你去汝南治水那段时日,他曾到过汝南?”
卯日忍不住笑问他:“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段时间认识我的?我那时在汝南也算小有名气,他慕名而来也说得过去。”
姬青翰踹了车壁一脚:“他敢!”
“要真是他,孤定……”
定然将他的坟掘地三尺都挖出来。
卯日睨了他一眼:“风吹着我头发了,挡眼。青翰,帮我拢拢呗。”
姬青翰靠着车背座,伸手拢过卯日的长发,又褪下腕上的一串玉石系挂在上面。
卯日:“喜欢吗?”
姬青翰不语,只是捧着他的红发爱不释手。
卯日便伸脚一勾,让姬青翰自然而然打开腿,坐在姬青翰怀里,牵着缰绳说。
“我不认识他,别使性子了,弟弟。”
姬青翰从背后环住卯日的腰,将头靠在艳鬼肩上,细碎的长发拂面,上面透着的淡薄香气好似一人一鬼欢好时那般勾人魂魄,他好半晌才满意地嗯了一声。
卯日只用三两言语哄得他团团转,笑着拍了拍姬青翰的手背:“跟我说一说伽蓝寺。”
轺车由六匹快马拉车,车速迅捷。
太子爷不要驾马人,卯日拽着缰绳驾车,同时听姬青翰说大周国事。
“大周历经七年的‘绥靖战乱’,各地财政入不敷出,宣王这些年来励精图治,对朝政事必躬亲,绝不怠慢。临沂原本是一个十分偏僻和荒凉的地方,上一任临沂布政使上任后,常常以当地天灾人祸的理由向宣王递交奏折,请求拨款,宣王都准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