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第328节(2 / 4)
沉闷的声音像是想起什么不好的事。
随后不耐烦道:“大晚上的,你就为了说这些?有急事赶紧说,别耽误功夫。”
黄显明接下来的每个字都透着凝重:“我们这边……得了个消息。”
他顿了顿,像是要攒够说下去的力气,“当年那场大灾变,还会再来。”
通讯器那头没立刻接话,只有极轻的电流声。黄显明咬了咬牙,把最沉的那句补了上去:“而且听这意思,这一次比上一回还要厉害,你们那边,恐怕撑不住。”
通讯器那头的电流声戛然而止,随即是“哐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被撞翻了。过了好半晌,才传来钱队长粗重的呼吸声,带着难以置信的哑:“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里没了方才的不耐,只剩被砸懵了的滞涩,顿了顿又追问,语气里添了急:“你再说一遍?什么叫撑不住?那消息……靠谱吗?”
他的尾音都跟着发颤,显然是被这话惊得不轻。
“有90%的可能性。王司令的意思是,让你们商量好,如果愿意,就趁着现在,聚全基地之力,搬迁过来。我们这边也会帮忙。”
就算黄显明说的话十分荒诞,基于两边是兄弟基地,钱队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这事太严重了,我会告知上面。在此之前,我想问一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消息?”
“……姜枝同志和那只白雕都有预言能力。”
钱队长闭了闭眼,过了好一会才道:“我知道了。”
第118章
南方基地的会议室里,白炽灯的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暖意。
圆形会议桌尽头,基地最高负责人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桌上那叠还带着油墨气的汇报材料——那是钱大强连夜送来的。
“先把话说透,”他开口时声音略哑,“大灾变会再次发生?研究人员那边给的依据是地质监测数据和几处异常的生物迁徙,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左手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立刻接话:“数据我让技术组连夜复核了,异常波动确实存在,但要说‘再次发生’,目前还没找到直接关联。毕竟上一次的前兆比这明显得多,地壳活动、气候异常都是连锁反应,现在……更像局部异动。”
“就算局部异动也不能赌。”斜对面穿制服的女人把笔往桌上一放,“我们基地的资源不算多,根本承受不住再一次灾变的冲击。”
这话落了没几秒,角落里有人低低插了句:“可搬迁不是搬箱子,说走就走。咱们基地不算安城那种超大型的,但也有七八十万人口——老人、孩子、病号,还有那些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防御地界……怎么迁?安城基地的人说会帮忙,他们又能帮得了多少?”
“其他我不说,万一安城基地得来的消息是真的,我们这片地被毁了,谁又为这个结果买单?”制服女人立刻接道,“人口多不是理由,真等灾变来了,七八十万号人,守着这里就是等死。”
“话是这么说,”眼镜男人推了推眼镜,语气沉了沉,“但搬迁的成本呢?粮食储备够不够路上用?迁过去之后,安城基地又是怎么安置我们?到时是分成两个基地管理,还是变成同一个?还有七八十万人的口粮、驻地,哪一样出岔子都是大乱子。要是最后虚惊一场,这损失谁担?”
会议室里静了静,只有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时微弱的声响。
沉默片刻,基地领导人抬眼看向众人:“可信度的事,让技术组天亮前再出一份详细报告,同时让钱大强和梁教授再去联系安城基地那边,问清楚具体的情况。至于搬迁——”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点决断:“先做预案。把七八十万人口按区域分组,能快速转移的青壮年、需要重点保护的老弱、物资运输队,现在就开始排名单。信不信由数据定,但搬不搬的准备,不能等。”
灯光下,众人脸上的犹豫渐渐被一种紧绷的凝重取代,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起,很快盖过了众人沉重的的呼吸声。
不管信与不信,这场关于“可能”的博弈,已经容不得半分拖延。
最后,那领导者又看向梁教授:“梁教授,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梁教授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向钱大强,问道:“钱大强,安城基地的消息来源来自哪里?”
钱队长愣了愣,似乎没料到梁教授会问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随后不耐烦道:“大晚上的,你就为了说这些?有急事赶紧说,别耽误功夫。”
黄显明接下来的每个字都透着凝重:“我们这边……得了个消息。”
他顿了顿,像是要攒够说下去的力气,“当年那场大灾变,还会再来。”
通讯器那头没立刻接话,只有极轻的电流声。黄显明咬了咬牙,把最沉的那句补了上去:“而且听这意思,这一次比上一回还要厉害,你们那边,恐怕撑不住。”
通讯器那头的电流声戛然而止,随即是“哐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被撞翻了。过了好半晌,才传来钱队长粗重的呼吸声,带着难以置信的哑:“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里没了方才的不耐,只剩被砸懵了的滞涩,顿了顿又追问,语气里添了急:“你再说一遍?什么叫撑不住?那消息……靠谱吗?”
他的尾音都跟着发颤,显然是被这话惊得不轻。
“有90%的可能性。王司令的意思是,让你们商量好,如果愿意,就趁着现在,聚全基地之力,搬迁过来。我们这边也会帮忙。”
就算黄显明说的话十分荒诞,基于两边是兄弟基地,钱队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这事太严重了,我会告知上面。在此之前,我想问一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消息?”
“……姜枝同志和那只白雕都有预言能力。”
钱队长闭了闭眼,过了好一会才道:“我知道了。”
第118章
南方基地的会议室里,白炽灯的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暖意。
圆形会议桌尽头,基地最高负责人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桌上那叠还带着油墨气的汇报材料——那是钱大强连夜送来的。
“先把话说透,”他开口时声音略哑,“大灾变会再次发生?研究人员那边给的依据是地质监测数据和几处异常的生物迁徙,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左手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立刻接话:“数据我让技术组连夜复核了,异常波动确实存在,但要说‘再次发生’,目前还没找到直接关联。毕竟上一次的前兆比这明显得多,地壳活动、气候异常都是连锁反应,现在……更像局部异动。”
“就算局部异动也不能赌。”斜对面穿制服的女人把笔往桌上一放,“我们基地的资源不算多,根本承受不住再一次灾变的冲击。”
这话落了没几秒,角落里有人低低插了句:“可搬迁不是搬箱子,说走就走。咱们基地不算安城那种超大型的,但也有七八十万人口——老人、孩子、病号,还有那些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防御地界……怎么迁?安城基地的人说会帮忙,他们又能帮得了多少?”
“其他我不说,万一安城基地得来的消息是真的,我们这片地被毁了,谁又为这个结果买单?”制服女人立刻接道,“人口多不是理由,真等灾变来了,七八十万号人,守着这里就是等死。”
“话是这么说,”眼镜男人推了推眼镜,语气沉了沉,“但搬迁的成本呢?粮食储备够不够路上用?迁过去之后,安城基地又是怎么安置我们?到时是分成两个基地管理,还是变成同一个?还有七八十万人的口粮、驻地,哪一样出岔子都是大乱子。要是最后虚惊一场,这损失谁担?”
会议室里静了静,只有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时微弱的声响。
沉默片刻,基地领导人抬眼看向众人:“可信度的事,让技术组天亮前再出一份详细报告,同时让钱大强和梁教授再去联系安城基地那边,问清楚具体的情况。至于搬迁——”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点决断:“先做预案。把七八十万人口按区域分组,能快速转移的青壮年、需要重点保护的老弱、物资运输队,现在就开始排名单。信不信由数据定,但搬不搬的准备,不能等。”
灯光下,众人脸上的犹豫渐渐被一种紧绷的凝重取代,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起,很快盖过了众人沉重的的呼吸声。
不管信与不信,这场关于“可能”的博弈,已经容不得半分拖延。
最后,那领导者又看向梁教授:“梁教授,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梁教授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向钱大强,问道:“钱大强,安城基地的消息来源来自哪里?”
钱队长愣了愣,似乎没料到梁教授会问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