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佛龛前的长明灯跳了跳,昏黄的光落在太后素色的宫装上,她跪坐在蒲团上,背脊却仍挺得笔直,手里捻着串紫檀佛珠,诵经声随着门响戛然而止。
许连城站在门槛边,靴底碾过地上的香灰,目光扫过佛龛上供奉的玉佛——那是先帝当年寻来送她的,据说能安神定惊。
此刻看在眼里,只觉得那玉佛垂眸的慈悲,都像是对眼前人的嘲讽。
“太后倒是好兴致。”
许连城先开了口,声音比殿外的石板路更凉。
“宫门外血迹未干,您在这里诵经,是求佛祖恕您谋逆的罪,还是恕您这些年的算计?”
太后缓缓睁开眼,并未回头,只将佛珠往腕上一绕,动作从容得像在打理寻常妆奁。
“修言败了。”她声音很轻,却笃定,“你能站在这里,便是答案。”
许连城走近两步,檀香里混着一丝极淡的苦杏仁味,她起初没在意,只冷道:“您倒通透,既如此,何必还要演这出诵经的戏?”
“不是演。”
太后终于转过身,脸上没施粉黛,眼角的细纹在灯影里格外清晰,却不见半分慌乱。
“是在等你,也在等我自己——等把这些事说清楚,也算对得住我这荒唐的一辈子。”
她抬手示意许连城看佛龛旁的矮几,上面放着个青瓷茶盏,茶水早凉透了。
“坐吧,听完,你便都明白了。”
许连城没坐,只垂眸看她:“还有什么要说的?”
太后闻言,忽然低低笑了一声,笑声里裹着半生的涩:“当年我把铮放抱在怀里时,怎么没想着有朝一日,要被他的‘女儿’这样问。”
她指尖抚过蒲团边缘磨出的毛边,眼神飘向殿外的廊柱,像是透过那木头看见了许多年前的事。
“我是郑国的公主。”
她慢慢开口,声音浸了岁月的沉。
“当年嫁来凉国,十里红妆从郑国都城铺到凉国宫门,我阿耶站在城楼上送我,说‘阿珩,你是郑国的金枝玉叶,到了那边,莫要受委屈’。”
她顿了顿,指尖微微发颤:“先帝那时还是太子,亲自在边境接我,他给我描眉,说‘阿珩,往后有我,无人敢轻慢你’。”
那时的宫墙还不是后来的囚笼,她是太子妃,他是储君,他为她在东宫种满郑国的合欢花,她为他亲手绣荷包,连宫人们都说,太子与太子妃是天造地设。
后来他登基,她成了皇后,她规规矩矩打理后宫,妃嫔们有孕,她按例赏赐,从未动过阴私手段——她是郑国公主,自矜身份,也信他那句“无人敢轻慢你”是真的。
“直到那个婢女。”
太后的声音陡然冷了,像结了冰。
“是我从郑国带过来的陪嫁,叫春桃,怯生生的,总跟在我身后,那天先帝在我宫里喝了酒,我醒时枕边是空的,宫人战战兢兢来报,说陛下在偏殿,陪着春桃。”
她那时竟还劝自己,帝王多情,不算什么。
可当她撞见先帝握着春桃的手,温声哄她“别怕,有朕”时,她才觉出刺。
那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温柔,给了一个卑贱的婢女。
她要处置春桃,不是狠毒,是觉得脏了她的眼,脏了他许给她的“尊荣”。 ↑返回顶部↑
许连城站在门槛边,靴底碾过地上的香灰,目光扫过佛龛上供奉的玉佛——那是先帝当年寻来送她的,据说能安神定惊。
此刻看在眼里,只觉得那玉佛垂眸的慈悲,都像是对眼前人的嘲讽。
“太后倒是好兴致。”
许连城先开了口,声音比殿外的石板路更凉。
“宫门外血迹未干,您在这里诵经,是求佛祖恕您谋逆的罪,还是恕您这些年的算计?”
太后缓缓睁开眼,并未回头,只将佛珠往腕上一绕,动作从容得像在打理寻常妆奁。
“修言败了。”她声音很轻,却笃定,“你能站在这里,便是答案。”
许连城走近两步,檀香里混着一丝极淡的苦杏仁味,她起初没在意,只冷道:“您倒通透,既如此,何必还要演这出诵经的戏?”
“不是演。”
太后终于转过身,脸上没施粉黛,眼角的细纹在灯影里格外清晰,却不见半分慌乱。
“是在等你,也在等我自己——等把这些事说清楚,也算对得住我这荒唐的一辈子。”
她抬手示意许连城看佛龛旁的矮几,上面放着个青瓷茶盏,茶水早凉透了。
“坐吧,听完,你便都明白了。”
许连城没坐,只垂眸看她:“还有什么要说的?”
太后闻言,忽然低低笑了一声,笑声里裹着半生的涩:“当年我把铮放抱在怀里时,怎么没想着有朝一日,要被他的‘女儿’这样问。”
她指尖抚过蒲团边缘磨出的毛边,眼神飘向殿外的廊柱,像是透过那木头看见了许多年前的事。
“我是郑国的公主。”
她慢慢开口,声音浸了岁月的沉。
“当年嫁来凉国,十里红妆从郑国都城铺到凉国宫门,我阿耶站在城楼上送我,说‘阿珩,你是郑国的金枝玉叶,到了那边,莫要受委屈’。”
她顿了顿,指尖微微发颤:“先帝那时还是太子,亲自在边境接我,他给我描眉,说‘阿珩,往后有我,无人敢轻慢你’。”
那时的宫墙还不是后来的囚笼,她是太子妃,他是储君,他为她在东宫种满郑国的合欢花,她为他亲手绣荷包,连宫人们都说,太子与太子妃是天造地设。
后来他登基,她成了皇后,她规规矩矩打理后宫,妃嫔们有孕,她按例赏赐,从未动过阴私手段——她是郑国公主,自矜身份,也信他那句“无人敢轻慢你”是真的。
“直到那个婢女。”
太后的声音陡然冷了,像结了冰。
“是我从郑国带过来的陪嫁,叫春桃,怯生生的,总跟在我身后,那天先帝在我宫里喝了酒,我醒时枕边是空的,宫人战战兢兢来报,说陛下在偏殿,陪着春桃。”
她那时竟还劝自己,帝王多情,不算什么。
可当她撞见先帝握着春桃的手,温声哄她“别怕,有朕”时,她才觉出刺。
那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温柔,给了一个卑贱的婢女。
她要处置春桃,不是狠毒,是觉得脏了她的眼,脏了他许给她的“尊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