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可即便是这样,即便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可苏埃伦还是为弗兰克的离开而伤心。
“所以,你是因为被抛弃而难过,还是因为弗兰克的离开?”
玛格的潜台词是:你是因为自尊受损而伤心,还是因为爱情?
苏埃伦连连摇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玛格。我真的好难受……”
搂着苏埃伦,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玛格思考了好一会儿方才道:
“苏埃伦,请,听我说。就跟这次的战争一样,男人们喜欢战争,甚至超过喜欢女人。而同样能够引起他们疯狂的,还有金钱和权力,苏埃伦,我很抱歉,我把你卷了进来。”
“不,不是你的错。”苏埃伦从玛格的怀里抬起头,道:“如果不是你,玛格。我们家可能就因为交不出税金然后流落街头变成乞丐了!二十一岁,没有陪嫁,也没有婚约者,而弗兰克,他既然能够被斯卡利特吸引,他也很有可能被其他女人吸引。玛格,这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舍说不定就是克莱顿县的一个老姑娘,一个小可怜。而现在,我还有钱,大把大把的钱,能够穿得漂漂亮亮的,端着葡萄酒,接受着无数的男人的奉承和追捧。这些都是你带给我的。玛格,没有你,我根本就不可能拥有这么多。”
第91章 求婚
其实不止奥哈拉姐妹,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问题所在, 当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 斯卡利特会跟丈夫出现问题完全是因为她自己的表现就不像一个南方上流家庭的太太——痴迷工作,对丈夫、孩子, 对家庭懂漠不关心。可同样在他们眼里, 苏埃伦完全是倒霉催的。
因为大量人口涌入亚特兰大, 加上南方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对过去的那个旧时代十分怀念, 这也使得很多人在私底下都知道了弗兰克在阿什利和梅兰妮订婚的烤肉宴上对斯卡利特大献殷勤的一事, 而黑人们的私底下的交流更是让人知道了苏埃伦对弗兰克逼婚一事。
虽然听上去有些不体面, 却让大多数人对苏埃伦格外同情。他们一致认为, 苏埃伦一定是爱弗兰克爱到了极致,这才会不顾弗兰克对她姐姐献殷勤根本就不顾她的感受一事视而不见。
母亲们,尤其是来自北方的白人家庭的太太们在背地里如此教导她们的女儿:
“孩子,别听男人们的花言巧语。看肯尼迪太太就知道了。她多爱肯尼迪先生啊!又是那么的仁慈善良,又有本事!南方又有几个太太能跟她一样,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把家业支撑起来的同时,还把整个琼斯博罗经营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可是她再娇柔、再有本事又如何?肯尼迪先生不爱她, 她一样落到被抛弃的命运。我的孩子, 挑选丈夫的时候一定要瞪大了眼睛,那种不爱你也不尊重你的男人,一定不能要,更不要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这种舆论导向也为那些看中了苏埃伦的巨大财产的男人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在他们看来,弗兰克那种四十多岁的老男人都能够迷惑住苏埃伦让她对他痴心不改, 凭他们的手段,要把苏埃伦手到擒来,那还不容易?
这一年的选举月几乎没有悬疑,乔治当选了佐治亚州的州长,而作为亚特兰大、作为佐治亚乃至是整个美国都有相当影响力的女性之一,苏埃伦迎来了被人追求的高峰。
苏埃伦表面上很享受这些,可私底下可没少吐槽。
当然,因为宣传的需要,玛格必须经常陪伴在乔治的身边,而苏埃伦既不想麻烦母亲,又跟斯卡利特较劲惯了,她的吐槽对象就变成了瑞特——没办法,这种事情绝对是不能跟未婚女性开口的,而苏埃伦很多朋友至今都没有结婚——她们大多数都被战争耽搁了。
瑞特看了她好半天,忽然道:“既然是这样,那你跟我结婚怎么样?”
“什,什么?”苏埃伦都傻了。她呆呆地望着瑞特,结结巴巴地道:“巴特勒先生,你说什么?我,我不大明白。”
瑞特耸了耸肩,道:“很简单。现在美国的公债的大头在那位尊贵的摄政王太后陛下手里,数下来就是我们三人,还要把我们三人算在一起才能够震住场子。为了防止您被别人的花言巧语迷住了,把财产白白地送给别人,我只好委屈一点,跟你结婚了。”
瑞特就是这样的人,明明是求婚,他一样能够说得把人气上了天!
就跟原著里那样,其实原著里弗兰克·肯尼迪去世之后,他向斯卡利特的那次求婚是第一次,可他向斯卡利特表白心意却不是第一次。事实上,原著里瑞特被斯卡利特吸引,然后向斯卡利特表白心意至少有三次,可每一次,斯卡利特都被他气得七窍生烟!
再说这里,瑞特像苏埃伦求婚,表现得他一点都不爱苏埃伦,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模样,换了斯卡利特,只怕早就把他从头到脚损一通然后高傲地表示等着娶本姑娘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个。
可苏埃伦不是斯卡利特。
她只是抬头想了想,就点了头:
“好啊!我也这么觉得。”
她甚至对瑞特对她的冒犯和不礼貌统统视而不见!
不得不说,瑞特还真是一个坏小子。换了别人,就是觉得苏埃伦不讲究也不会挑明了。
毕竟,求婚成功了,对方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如果再给对方没脸,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返回顶部↑
“所以,你是因为被抛弃而难过,还是因为弗兰克的离开?”
玛格的潜台词是:你是因为自尊受损而伤心,还是因为爱情?
苏埃伦连连摇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玛格。我真的好难受……”
搂着苏埃伦,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玛格思考了好一会儿方才道:
“苏埃伦,请,听我说。就跟这次的战争一样,男人们喜欢战争,甚至超过喜欢女人。而同样能够引起他们疯狂的,还有金钱和权力,苏埃伦,我很抱歉,我把你卷了进来。”
“不,不是你的错。”苏埃伦从玛格的怀里抬起头,道:“如果不是你,玛格。我们家可能就因为交不出税金然后流落街头变成乞丐了!二十一岁,没有陪嫁,也没有婚约者,而弗兰克,他既然能够被斯卡利特吸引,他也很有可能被其他女人吸引。玛格,这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舍说不定就是克莱顿县的一个老姑娘,一个小可怜。而现在,我还有钱,大把大把的钱,能够穿得漂漂亮亮的,端着葡萄酒,接受着无数的男人的奉承和追捧。这些都是你带给我的。玛格,没有你,我根本就不可能拥有这么多。”
第91章 求婚
其实不止奥哈拉姐妹,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问题所在, 当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 斯卡利特会跟丈夫出现问题完全是因为她自己的表现就不像一个南方上流家庭的太太——痴迷工作,对丈夫、孩子, 对家庭懂漠不关心。可同样在他们眼里, 苏埃伦完全是倒霉催的。
因为大量人口涌入亚特兰大, 加上南方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对过去的那个旧时代十分怀念, 这也使得很多人在私底下都知道了弗兰克在阿什利和梅兰妮订婚的烤肉宴上对斯卡利特大献殷勤的一事, 而黑人们的私底下的交流更是让人知道了苏埃伦对弗兰克逼婚一事。
虽然听上去有些不体面, 却让大多数人对苏埃伦格外同情。他们一致认为, 苏埃伦一定是爱弗兰克爱到了极致,这才会不顾弗兰克对她姐姐献殷勤根本就不顾她的感受一事视而不见。
母亲们,尤其是来自北方的白人家庭的太太们在背地里如此教导她们的女儿:
“孩子,别听男人们的花言巧语。看肯尼迪太太就知道了。她多爱肯尼迪先生啊!又是那么的仁慈善良,又有本事!南方又有几个太太能跟她一样,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把家业支撑起来的同时,还把整个琼斯博罗经营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可是她再娇柔、再有本事又如何?肯尼迪先生不爱她, 她一样落到被抛弃的命运。我的孩子, 挑选丈夫的时候一定要瞪大了眼睛,那种不爱你也不尊重你的男人,一定不能要,更不要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这种舆论导向也为那些看中了苏埃伦的巨大财产的男人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在他们看来,弗兰克那种四十多岁的老男人都能够迷惑住苏埃伦让她对他痴心不改, 凭他们的手段,要把苏埃伦手到擒来,那还不容易?
这一年的选举月几乎没有悬疑,乔治当选了佐治亚州的州长,而作为亚特兰大、作为佐治亚乃至是整个美国都有相当影响力的女性之一,苏埃伦迎来了被人追求的高峰。
苏埃伦表面上很享受这些,可私底下可没少吐槽。
当然,因为宣传的需要,玛格必须经常陪伴在乔治的身边,而苏埃伦既不想麻烦母亲,又跟斯卡利特较劲惯了,她的吐槽对象就变成了瑞特——没办法,这种事情绝对是不能跟未婚女性开口的,而苏埃伦很多朋友至今都没有结婚——她们大多数都被战争耽搁了。
瑞特看了她好半天,忽然道:“既然是这样,那你跟我结婚怎么样?”
“什,什么?”苏埃伦都傻了。她呆呆地望着瑞特,结结巴巴地道:“巴特勒先生,你说什么?我,我不大明白。”
瑞特耸了耸肩,道:“很简单。现在美国的公债的大头在那位尊贵的摄政王太后陛下手里,数下来就是我们三人,还要把我们三人算在一起才能够震住场子。为了防止您被别人的花言巧语迷住了,把财产白白地送给别人,我只好委屈一点,跟你结婚了。”
瑞特就是这样的人,明明是求婚,他一样能够说得把人气上了天!
就跟原著里那样,其实原著里弗兰克·肯尼迪去世之后,他向斯卡利特的那次求婚是第一次,可他向斯卡利特表白心意却不是第一次。事实上,原著里瑞特被斯卡利特吸引,然后向斯卡利特表白心意至少有三次,可每一次,斯卡利特都被他气得七窍生烟!
再说这里,瑞特像苏埃伦求婚,表现得他一点都不爱苏埃伦,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模样,换了斯卡利特,只怕早就把他从头到脚损一通然后高傲地表示等着娶本姑娘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个。
可苏埃伦不是斯卡利特。
她只是抬头想了想,就点了头:
“好啊!我也这么觉得。”
她甚至对瑞特对她的冒犯和不礼貌统统视而不见!
不得不说,瑞特还真是一个坏小子。换了别人,就是觉得苏埃伦不讲究也不会挑明了。
毕竟,求婚成功了,对方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如果再给对方没脸,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