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参加这次舞会的每一个亚特兰大市民都很高兴。
尤其是那些太太们,听说玛格早就在筹建新的街区之后,更是对玛格描绘出来的四五层高的房子(用了钢筋混凝土)、漂亮整齐的街道(水泥路)、还有各种绿化的心街区感觉立马好了很多,不管怎么说,新街区的基础条件可比桃树街好多了,尤其是桃树街的黄土路,风一吹就是一阵尘土,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淖,根本就不能比。
跟原著里不同,原著里,没有玛格和苏埃伦的大笔财产做后盾,很多南方家庭在战后都成了平民,原来的南方老爷少爷们一样要跟北方的白人甚至和黑人们一样为生计发愁。
有了玛格和苏埃伦,至少南方的那些老爷少爷们都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体面的工作就代表着一份过得去的薪水,以及一份体面的生活。
就是这份体面,维持住了他们在北佬面前的尊严,也让新来的北佬们不自觉地被亚特兰大老市民的气派给震住了。
这无疑比原著里男人们在斯卡利特不知道的时候付出的无数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更轻松一些。
这次的房产交易也是。
不是每一个男人都适合文书工作,既然有跟阿什利这样适合在法院工作的人,自然也有那种适合盯着各项工程的人。
监工是下等白人的事儿,是工头的事儿,可质量监督、财务审核就是上等白人的工作了。
在这方面,无论是玛格和乔治,还是瑞特和苏埃伦,他们都非常仔细,所以,新街区的各种设施都非常完备。
乔治甚至还当众表示,他打算把自己的新居附近的一块地送给亚特兰大政府,用来建立亚特兰大州府大楼,这样,他每天上下班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了。
这样的慷慨也引起了人们一致的掌声。
没有人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就曾经捐献过一块土地给联合国,然后联合国成立之后,周围的土地价格暴涨,让洛克菲勒家族赚得盆满钵满。
玛格在这里玩的,也不过是一样的手段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在这篇文里面,女主和葛朗台小姐都不希望美国工业革命太彻底,她们都希望降低西方社会发展的速度。其中葛朗台小姐打的主意就是,让美国多一点隐患,然后让美国跟英国实力差不多均衡,这样一来,她就可以让英国跟美国掐,暂时这两个国家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远东折腾了。
当然,本文的女主也有这样的想法。
这两个穿越女可以说不谋而合啊。
当然,这两个女人也只能管他们活着的时候了,她们死了,种花家还没有起来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第100章
玛格在舞会上发布这个消息的时候,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当然, 桃树街上的人们是不会多说什么的,他们都是南方人, 南方的热情和好客早已经深入骨髓。对于他们来说, 新婚夫妇外出蜜月旅行遇到好客又周到的朋友的话在朋友家里小住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跟玛格这样,自己手里有余钱帮老朋友们把财产盘活, 也是符合南方人的生活逻辑的。
不止南方上流家庭, 还有那些常年跟着主人们的、南方人的贴身男仆、贴身女仆们, 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都坚信, 仁慈的克拉克太太热情又慷慨,是南方闺秀的典范,克拉克太太做的绝对不会错。
可在北佬和那些不了解南方的黑人甚至是外国人的眼里,玛格的行为就蠢透了。
北佬女人们在外面对玛格和那些南方太太们十分尊敬,也极力想融入亚特兰大社交圈, 不,应该说佐治亚权力圈直属的桃树街区社交圈, 可是在私底下, 也不少人在入夜后,在壁炉前,都没少偷偷地说着不为人知的悄悄话。
“那些南方女人,被人当做乞丐都不知道,还那么追捧那个女人!”
这是一位花了大价钱买下桃树街区边缘一栋房子的某位北方太太。就是想进入玛格的圈子, 她才花了大价钱买了这栋房子,可谁想,桃树街区的人们要集体搬迁了!
她的丈夫约翰逊·莫尔夫坐在边上,毫不在乎地道:“有什么关系。既然克拉克太太要买这附近的房子,我们也卖,不就行了?”
莫尔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混入那个圈子,具体住在哪里,
她的妻子莫尔夫太太立刻两眼放光:“没错。明天我也去签协议,如果她敢不要我们的房子,我就宣扬她别有居心、把自己的老朋友当成乞丐……”
莫尔夫太太说得高兴,却不知道隔墙有耳这句东方古话。她在房间里面说得高兴,却不知道有个人影在听完她的话之后,悄悄地消失在了夜色中。而周围负责巡逻的队伍甚至习以为常。
这个黑影走过了一条街道之后,敲响了一座小小的白|粉房子的木门——这种房子一般都是给白人家庭里的黑人男仆们住的,当然,一座白|粉房子不会只有一间屋子,但是这间屋子里的黑人可不普通。 ↑返回顶部↑
尤其是那些太太们,听说玛格早就在筹建新的街区之后,更是对玛格描绘出来的四五层高的房子(用了钢筋混凝土)、漂亮整齐的街道(水泥路)、还有各种绿化的心街区感觉立马好了很多,不管怎么说,新街区的基础条件可比桃树街好多了,尤其是桃树街的黄土路,风一吹就是一阵尘土,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淖,根本就不能比。
跟原著里不同,原著里,没有玛格和苏埃伦的大笔财产做后盾,很多南方家庭在战后都成了平民,原来的南方老爷少爷们一样要跟北方的白人甚至和黑人们一样为生计发愁。
有了玛格和苏埃伦,至少南方的那些老爷少爷们都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体面的工作就代表着一份过得去的薪水,以及一份体面的生活。
就是这份体面,维持住了他们在北佬面前的尊严,也让新来的北佬们不自觉地被亚特兰大老市民的气派给震住了。
这无疑比原著里男人们在斯卡利特不知道的时候付出的无数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更轻松一些。
这次的房产交易也是。
不是每一个男人都适合文书工作,既然有跟阿什利这样适合在法院工作的人,自然也有那种适合盯着各项工程的人。
监工是下等白人的事儿,是工头的事儿,可质量监督、财务审核就是上等白人的工作了。
在这方面,无论是玛格和乔治,还是瑞特和苏埃伦,他们都非常仔细,所以,新街区的各种设施都非常完备。
乔治甚至还当众表示,他打算把自己的新居附近的一块地送给亚特兰大政府,用来建立亚特兰大州府大楼,这样,他每天上下班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了。
这样的慷慨也引起了人们一致的掌声。
没有人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就曾经捐献过一块土地给联合国,然后联合国成立之后,周围的土地价格暴涨,让洛克菲勒家族赚得盆满钵满。
玛格在这里玩的,也不过是一样的手段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在这篇文里面,女主和葛朗台小姐都不希望美国工业革命太彻底,她们都希望降低西方社会发展的速度。其中葛朗台小姐打的主意就是,让美国多一点隐患,然后让美国跟英国实力差不多均衡,这样一来,她就可以让英国跟美国掐,暂时这两个国家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远东折腾了。
当然,本文的女主也有这样的想法。
这两个穿越女可以说不谋而合啊。
当然,这两个女人也只能管他们活着的时候了,她们死了,种花家还没有起来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第100章
玛格在舞会上发布这个消息的时候,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当然, 桃树街上的人们是不会多说什么的,他们都是南方人, 南方的热情和好客早已经深入骨髓。对于他们来说, 新婚夫妇外出蜜月旅行遇到好客又周到的朋友的话在朋友家里小住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跟玛格这样,自己手里有余钱帮老朋友们把财产盘活, 也是符合南方人的生活逻辑的。
不止南方上流家庭, 还有那些常年跟着主人们的、南方人的贴身男仆、贴身女仆们, 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都坚信, 仁慈的克拉克太太热情又慷慨,是南方闺秀的典范,克拉克太太做的绝对不会错。
可在北佬和那些不了解南方的黑人甚至是外国人的眼里,玛格的行为就蠢透了。
北佬女人们在外面对玛格和那些南方太太们十分尊敬,也极力想融入亚特兰大社交圈, 不,应该说佐治亚权力圈直属的桃树街区社交圈, 可是在私底下, 也不少人在入夜后,在壁炉前,都没少偷偷地说着不为人知的悄悄话。
“那些南方女人,被人当做乞丐都不知道,还那么追捧那个女人!”
这是一位花了大价钱买下桃树街区边缘一栋房子的某位北方太太。就是想进入玛格的圈子, 她才花了大价钱买了这栋房子,可谁想,桃树街区的人们要集体搬迁了!
她的丈夫约翰逊·莫尔夫坐在边上,毫不在乎地道:“有什么关系。既然克拉克太太要买这附近的房子,我们也卖,不就行了?”
莫尔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混入那个圈子,具体住在哪里,
她的妻子莫尔夫太太立刻两眼放光:“没错。明天我也去签协议,如果她敢不要我们的房子,我就宣扬她别有居心、把自己的老朋友当成乞丐……”
莫尔夫太太说得高兴,却不知道隔墙有耳这句东方古话。她在房间里面说得高兴,却不知道有个人影在听完她的话之后,悄悄地消失在了夜色中。而周围负责巡逻的队伍甚至习以为常。
这个黑影走过了一条街道之后,敲响了一座小小的白|粉房子的木门——这种房子一般都是给白人家庭里的黑人男仆们住的,当然,一座白|粉房子不会只有一间屋子,但是这间屋子里的黑人可不普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