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3)
但收下银钱时却未见他们真有这样的骨气。
其中有个看着很稚嫩的少年,眉眼里倔得叫人生气,用纸笔记下每一笔银钱,道总有一日会还给他。空青私下查了,十五岁的年纪,看着倒像十一二。
温朝似乎挺喜欢他,蒋川华和赵康都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将这个少年叫来自己跟前教导一二。
但人家不服气,一味叫嚷道:“书里说与子同袍,你却不是……”
后来他说什么温朝没听清,他只是等少年叫完了,笑道:“书读得还不错。”
少年哼了声,作势要溜,被人拎小鸡的似的提溜回来了。他面上一红:“……你不是病着吗?”
“病着打你也足够。”温朝道,“去拿刀,打得过就放你走。”
数次惨败之后是连日惨败,鼻青脸肿的少年耷拉着脑袋坐在他身边:“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打仗?”
温朝笑笑:“我在这里,也是在打仗。”
少年似乎不是很明白,他提起自己的刀走开,说明日再来。
空青在温朝身后看着远远离去的身影:“是个好苗子。”
“性子差了些。”温朝道,“还顺利吗?”
“顺利,若不出岔子,今年我们就能回家去了,能赶上过年。”空青道,“早些回去,也叫姑娘安心。”
“止行他们这次回来,我提前写一封折子去报功。”温朝稍顿,“你将近来他与赵将军的战功都细细列了,过几日拿给我。”
“是。”空青犹豫道,“但属下觉得……陛下不会任由您推脱的。姑娘得了战功,写回去的折子却全是谦词,陛下正苦于如何封赏。我知道您和姑娘是不想两边都有大功,陛下虽然如今向着咱们,日后却难说。但惠州这样,要稳下来必得大胜才行,届时您再怎么推脱,陛下都是要赏的。”
人人道他主子不亲自去打仗是因身体不好,诚然这是个缘由,但空青知道,另有一半是为了避嫌,免得给家里的小孩儿和谢侯爷惹什么是非。
“我知道。”温朝道,“你先去吧。”
这天夜里并不安定。
有人深夜出城,巡查的守卫却没有报。
还是近日总来同温朝的打架的少年急匆匆冲进来:“那姓郑的领了人出城!他平时就总说我们畏战,日日嚷着要立功!”
“姓郑的?谁?郑铎吗?”温朝道,“你别着急,话说清楚。”
“就是他,这人平日就拿鼻孔看人,觉得自己最厉害,也就能听进去赵老将军的话。”他稍顿,小心翼翼道,“自打赵将军不同您作对了,他就、就……赵老的话也不听了。”
温朝安抚般拍拍他的后背,回身问去而复返的空青:“他带了多少人走?”
空青面色不霁:“六百。这人略有小功,是个百夫长,做事不动脑子空有蛮力,战场倒是勇武,但也闯了不少祸,被赵将军罚过很多次。平日很讲义气,人缘还不错,这回是领着自己手下的人,又忽悠了些年轻气盛心怀不满的一并送死去了。”
空青轻声问:“公子,要管吗?”
“什么叫要不要管?”少年看着他,“那么多人,难道看着他们死吗?”
“可我们没有人了,赵老和蒋将军带着精锐在打仗,他这时候出这种幺蛾子,活该自作自受,难道你想把余下的人也平白搭进去吗?”空青气道,“要我说索性别管他们,又不是我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他们去的!”
少年吵不过他,低下头不作声了。话不好听,但句句是实情,但那里头还有他的朋友,他不愿意看着他们去死。
温朝看他们很久,忽然问:“……都是孩子吗?”
“差不多吧。”空青道,“若非年轻气盛,又怎么会轻易被人忽悠了去。” ↑返回顶部↑
其中有个看着很稚嫩的少年,眉眼里倔得叫人生气,用纸笔记下每一笔银钱,道总有一日会还给他。空青私下查了,十五岁的年纪,看着倒像十一二。
温朝似乎挺喜欢他,蒋川华和赵康都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将这个少年叫来自己跟前教导一二。
但人家不服气,一味叫嚷道:“书里说与子同袍,你却不是……”
后来他说什么温朝没听清,他只是等少年叫完了,笑道:“书读得还不错。”
少年哼了声,作势要溜,被人拎小鸡的似的提溜回来了。他面上一红:“……你不是病着吗?”
“病着打你也足够。”温朝道,“去拿刀,打得过就放你走。”
数次惨败之后是连日惨败,鼻青脸肿的少年耷拉着脑袋坐在他身边:“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打仗?”
温朝笑笑:“我在这里,也是在打仗。”
少年似乎不是很明白,他提起自己的刀走开,说明日再来。
空青在温朝身后看着远远离去的身影:“是个好苗子。”
“性子差了些。”温朝道,“还顺利吗?”
“顺利,若不出岔子,今年我们就能回家去了,能赶上过年。”空青道,“早些回去,也叫姑娘安心。”
“止行他们这次回来,我提前写一封折子去报功。”温朝稍顿,“你将近来他与赵将军的战功都细细列了,过几日拿给我。”
“是。”空青犹豫道,“但属下觉得……陛下不会任由您推脱的。姑娘得了战功,写回去的折子却全是谦词,陛下正苦于如何封赏。我知道您和姑娘是不想两边都有大功,陛下虽然如今向着咱们,日后却难说。但惠州这样,要稳下来必得大胜才行,届时您再怎么推脱,陛下都是要赏的。”
人人道他主子不亲自去打仗是因身体不好,诚然这是个缘由,但空青知道,另有一半是为了避嫌,免得给家里的小孩儿和谢侯爷惹什么是非。
“我知道。”温朝道,“你先去吧。”
这天夜里并不安定。
有人深夜出城,巡查的守卫却没有报。
还是近日总来同温朝的打架的少年急匆匆冲进来:“那姓郑的领了人出城!他平时就总说我们畏战,日日嚷着要立功!”
“姓郑的?谁?郑铎吗?”温朝道,“你别着急,话说清楚。”
“就是他,这人平日就拿鼻孔看人,觉得自己最厉害,也就能听进去赵老将军的话。”他稍顿,小心翼翼道,“自打赵将军不同您作对了,他就、就……赵老的话也不听了。”
温朝安抚般拍拍他的后背,回身问去而复返的空青:“他带了多少人走?”
空青面色不霁:“六百。这人略有小功,是个百夫长,做事不动脑子空有蛮力,战场倒是勇武,但也闯了不少祸,被赵将军罚过很多次。平日很讲义气,人缘还不错,这回是领着自己手下的人,又忽悠了些年轻气盛心怀不满的一并送死去了。”
空青轻声问:“公子,要管吗?”
“什么叫要不要管?”少年看着他,“那么多人,难道看着他们死吗?”
“可我们没有人了,赵老和蒋将军带着精锐在打仗,他这时候出这种幺蛾子,活该自作自受,难道你想把余下的人也平白搭进去吗?”空青气道,“要我说索性别管他们,又不是我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他们去的!”
少年吵不过他,低下头不作声了。话不好听,但句句是实情,但那里头还有他的朋友,他不愿意看着他们去死。
温朝看他们很久,忽然问:“……都是孩子吗?”
“差不多吧。”空青道,“若非年轻气盛,又怎么会轻易被人忽悠了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