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好没让子歆跟过来,这样的刺骨寒意她如何吃的消,扬州虽危险,可好在身旁也有人护佑,退一万步讲,就算战事失利,也能逃脱,反而是她这里,千钧一发,性命攸关,如果采不到七夜昙花,子歆是活不过这个春天了。
  歆儿,等着我。
  第117章 大捷
  陛下, 兰陵王此举实在是欺君罔上!行台兵符已赐理应挂帅出征人却不至, 让其王妃一介女流之辈统率我北齐大军,成何体统!还望陛下降罪,不然朝中人人效仿置陛下天威于何地?!置朝廷法度于何地?!
  是啊, 陛下,前线接连战败, 若再不整顿朝纲严明律法,若不赏罚分明, 恐怕会寒了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心呐!
  陛下, 请降罪于兰陵王府!
  陛下!
  文武百官,跪倒了一大片, 七嘴八舌,无不是在求高殷降罪于兰陵王府。
  少年天子沉默不语,殿外御前总管唱道:天子少师内阁首辅郑大人到!
  这七嘴八舌方才停了,郑羲已经年迈,却依旧步伐稳健, 侵淫朝堂数十年的威仪还在,一室缄默里, 他缓缓行礼:微臣见过陛下
  郑卿请起,快,赐座
  郑羲并未落座, 而是转身微微拱手:敢问诸卿,兰陵王府何罪之有?兰陵王戎马一生,十岁就上了战场, 跟随先帝诛佞臣振朝纲,北周来犯时,身受重伤性命垂危,若没有她的抛头颅洒热血,各位大人何以立足?恐怕江山都危在旦夕,哪里来的闲工夫在此挑拨是非
  陛下郑羲遥遥一拜,叩首在地:臣女三岁学文,七岁出口成章,十岁拜师杏林圣手董奉先师传承医道妙手回春,延州一战,也是她孤身一人北上,救了无数将士性命,只可惜说到此,郑羲微微抬头,老泪纵横。
  只可惜红颜薄命臣女天生眼疾,不能视物,多年来身体渐弱,与兰陵王成婚数载也没能替皇室开枝散叶好在王爷不仅是忠勇之人,更有情有义,此番并非临阵脱逃,而是去了长白山替臣女寻续命之药,此药甚是罕见,错过今朝,下次有缘得见就是百年之后了因此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让臣女暂且领军,静候王爷归来再一统击溃敌军,还边境太平!
  陛下!郑羲又是深深一叩首,语重心长,身子都在微微颤抖:若如此忠义双全的兰陵王府都要降罪,那才是真正寒了那些义士们的心呐!
  一阵窃窃私语,兵部尚书又站了出来:陛下,话虽如此,情有可原,但法理难容,况且军国大事岂能儿戏,由一个女子统军挂帅传出去
  够了!早在商朝便有妇好挂帅出征平定南境,女子为将并非无例可循,兰陵王妃深明大义高风亮节,身为女子国家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朕钦佩她!
  高殷下了龙椅,亲自扶了起郑羲:郑大人教养的好儿女,郑府的大公子也在前线效力,比起其他人纸上谈兵,郑府才是满门忠烈,兰陵王府亦是,朕又岂会降罪
  郑羲刚松了一口气,少年天子的脸上盈出笑意来:一切还等战事结束后再行决断
  郑羲刚松的一口气又悬在了心头上。
  王妃,与王爷约定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天了数月苦战,纵使事先与高孝瓘推演过战事,却依旧有所料不到之处,各有胜败,僵持不下,城中早已弹尽粮绝,郑子歆带着人食野草挖树皮才堪堪坚持下来,不至于饿殍遍地。
  陈将军身上也负了伤,一条胳膊吊在胸前,放下剑单膝跪地道:请王妃娘娘与末将一起从北门撤离!
  郑子歆端坐在中军帐前,一身戎装穿在身上有些宽大了,但好在虽文弱却自有风骨天成,似枝头染雪的寒梅。
  兰陵王府岂有不战而退之理,往后就是大齐的锦绣江山,绝不能将数万百姓的性命践踏于敌军铁蹄之下,传令下去,若有逃兵,杀无赦
  她向来温和,但非常时期,也不得不使出铁血手腕了。
  可可王爷曾言,坚守三月已是强弩之末,若是他还未携援军归来,那么就让末将带着您先撤!
  不必多言了,我们能撤,这满城百姓能往哪撤?若是王爷在,也绝不会苟且偷生,我自与她夫妇同心
  江南的梅雨季来的又快又急,接连半个月暴雨滂沱让本就胶着的战事雪上加霜,整座扬州城俨然关门闭户,街道萧索,还未到傍晚已经天色乌黑,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宛如一座鬼城。
  王妃夜已深,烛火晃了一下,小五出现在她身前,单膝跪地。
  如何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