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3)
阔克萨依市下面有七个县,这次七个县的县领导都很给面子,不是一把手就是二把手,毕竟市里表现的这么重视,他们不可能拿乔的。
再说了,来的人中不乏有许多是想要吸取吸取经验的,所以来的领导就坐了两三排。
至于其他人的话,那就坐在地上,这都无所谓的,草原上席地而坐算什么?
姚新泉几人在阿依巴勒县的方队里等候着,就听上面的主持人拿着话筒先说了开场白,又开始介绍各位莅临的领导,其中重点介绍了乌市过来的领导,随后就让领导上台讲话。
讲话的是市里的一位,姚新泉没注意听他是什么职务,对方身材不高,面色黝黑,头戴前进帽,身着蓝色中山装,步履沉稳,他站定在话筒前掏出了演讲稿,“同志们,朋友们……”
姚新泉大概听了一下,讲话内容无非是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之类。不过跟她以为的严肃讲话不太一样,这位领导虽然看着不太好亲近,讲话稿却意外的亲民有趣,再加上讲话稿也不长,她倒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领导讲话毕,掌声又如潮水般涌起。他退回原位,石县长代表源县领导上前又进行了简短的发言。
北疆的风从来都是这样,哪怕晴天大太阳人家一样吹得自得其乐!
有时让人觉得烦躁,但此时的风却让气氛愈发热烈。
“入场仪式要开始了,大家准备准备啊!都管好各自的马,可不许在领导面前拉屎!”
听着工作人员絮絮叨叨的叮嘱姚新泉忍俊不禁,她小声凑到师月江耳边,“要真拉了我也没办法啊!”
师月江嗔了她一眼,两人坐好,又牵好缰绳整装待发!
阿依巴勒县是第三个入场的,众人精神抖擞,马儿似乎也感受到了骑手的郑重,像是皮皮,甚至恨不得抬起前蹄嘶鸣一声!
姚新泉赶忙轻轻拽了下缰绳,又摸了摸皮皮的脖子安抚这匹人来疯的小马。
吾因别克家就在这附近,知道有活动他早早就跑了过来等候,方才听了一堆讲话只听得他满脑子跟浆糊一样,他年龄还小,虽然上的是汉语学校,但是平时交流还成,这种时候听领导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只觉得头大。
他都有点想走了,突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阵阵,由远及近,如闷雷滚过草原。他不禁踮起脚尖引颈望去,就见一队骑兵正自地平线处奔来,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
为首的人手上还扛着旗子,路过主席台的时候他单手握住缰绳,另一只手握着旗子用力挥舞了起来。
观众们都被他感染,跟着叫了起来,吾因别克也忍不住大叫,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位领头的勇士!
姚新泉几人在队伍里,阿依巴勒县领头的是一位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的壮汉,她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民族,反正不是汉族,看那大个头,粗膀子。
对方来的时候穿着正常的衣服所以他们倒没注意到,但此时对方专门穿了一件无袖的坎肩,两条满是疙瘩肉的膀子露在外面,姚新泉啧啧两声。
好会啊!
第216章
很快就到了阿依巴勒县的队伍入场的时候,工作人员紧张地让他们入场,生怕发生点意外。
方队一共三十五人,姚新泉两人跟乌日图并行,那位壮士在最前方,可能是他们不想穿着精美的服装赶路,所以之前汇合的时候没觉得。
但现在,骑手们纷纷身着各色民族服装,红黄蓝绿,鲜艳夺目。马匹亦经过精心打扮,有的鬃毛被编成小辫,还有的上面还系着彩带,不少鞍辔上还镶银嵌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姚新泉看着皮皮鬃毛上的两个大蝴蝶结,觉得自己跟他们格格不入。
但就是很好看啊!蝴蝶结随着加速飘了起来,那个穗穗特别灵动!
那位壮士手持旗帜,旗面上绣着鹰、马等图案,上面用汉、维两种语言写着阿依巴勒县的名字。
众人策马到主席台前时,那位壮汉一拉缰绳,马随之前蹄抬起嘶鸣,他单手挥舞着旗帜,嘴里发出意味不明的嘶吼,众人不免跟着激动,就连姚新泉和师月江也不免跟着嚎叫,声震四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