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他用笔尖点了点桌面台历上的红圈,整月三十天,他加班了二十二天,从早八干到晚九,钟景滔认为他比老家早起的公牛还要勤劳。打开电脑,数十条标红的未处理信息统一响起,有同事的,有领导的,有催单号的,也有抱怨物流速度太慢的。钟景滔划着信息,心里绕不过的是司空婧说的那句:你是愿意赌十次,赢一次?还是愿意一辈子呆在宏鹰物流,在你现在的岗位上,听人骂到坐以待毙?
宏鹰物流的强项在欧洲专线,美区的渠道还有巨大铺设空间。如意服饰有在合作宏鹰物流发送递往欧洲的小包,但司空婧说过,如果他们能把北美专线的价格再压一压,如意美区的物流订单也同样交给宏鹰。但钟景滔考虑过了,他不愿意把如意的主战场交出去,他认为司空婧是他发现的香饽饽,要做如意的美区服务,必须放在他自己的公司名下。
深思熟虑过后,钟景滔主动和上级提出换组,主动请缨前往纽约扩展北美专线。彼时的他还不是滔总,既没坐过飞机,更没出过国。在骅城机场候机的钟景滔,给司空婧的微信留了个言,说觉得她说的对,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出去转转,无论是如意的自建仓还是他钟景滔的新公司,他都会在北美,想尽办法建起来。
没等到司空婧回复,广播大剌剌地喊了登机。把身体塞进经济舱中段座位,钟景滔在气流的颠簸中熬过了十六小时,飞机落地时他第一时间看到了司空婧的回复,说相信他的能力,让他一定加油。
出国和创业对钟景滔都是再新鲜不过的事。时代广场咋呼眼的大广告牌,Peter Luger的牛排馆,钟景滔把眼中的应接不暇逐一拍下,给司空婧每日发了过去。司空婧有时秒回,有时三日不见人影,有时又发来数条微信语音,说实在太忙,旺季工厂的单排不过来,如意的单子不得已往后延期,但亚马逊和独立站的广告费每日在花,她和顾晓玫正想办法给工厂补贴,让他们多请人,把如意的订单往前排。
钟景滔乐于听司空婧说工作上的事。看着这姑娘从嚎啕大哭的前台小妹到独当一面的跨境公司创始人,钟景滔仿佛在看现实版“超级玛丽”。这款游戏钟景滔初中时玩过,但没能通关。他前前后后试了三百多次,最终还是问人拿了游戏攻略才算勉强捱过关卡。钟景滔很好奇,在没有攻略可查的创业赛道,司空婧会用怎样的方式,去闯真金白银的难关?
在纽约停留的一个月间,钟景滔得知两件要事。其一,美利坚允许以非居民身份,注册本地公司;其二,为跨境电商服务的海外仓在北美属于新兴行业,绝大部分仓位建于离国内更近的加州地区,而纽约的海外仓公司屈指可数。
坐在麦当劳啃着双层芝士堡的钟景滔意识到司空婧的话不仅仅只是鼓励,而是指明了一条绿荫通路。创业的辛苦自然难以预料,但与其把同样的时间精力耗在宏鹰物流,不如选择用在自己身上性价比更高。
下定决心的钟景滔在纽约剩余的时间里,开始找人脉,盘资源。在宏鹰物流里积攒的关系适时派上了用场,加州的海外仓合作方推荐了靠谱的律师和会计,钟景滔的海外公司马上注册成立了。
当他惊讶于北美公司注册手续简单的同时,也意识到创业也许并非他想象中艰难,关键还是在于敢想敢做。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钟景滔将美国新公司的注册信拍照发给了司空婧,说,北美专线的物流底子我已经打好了,婧老板你得多支持我啊,成为我公司的第一位签约客户。
在纽约的每一天,钟景滔过得相当充实。因为时差关系,催人性命的上级电话减少大半,本地合作方见他是远道而来的甲方客户,也彬彬有礼。白天除了完成既定的宏鹰业务线工作,钟景滔还抽空打卡了自由女神像和布鲁克林大桥,给司空婧发去游历照片;晚上回到酒店,与手边已有的骅城合作方开会,铺垫自己在纽约拿到或看到的渠道资源,为回到骅城后的创业打造地基。
↑返回顶部↑
宏鹰物流的强项在欧洲专线,美区的渠道还有巨大铺设空间。如意服饰有在合作宏鹰物流发送递往欧洲的小包,但司空婧说过,如果他们能把北美专线的价格再压一压,如意美区的物流订单也同样交给宏鹰。但钟景滔考虑过了,他不愿意把如意的主战场交出去,他认为司空婧是他发现的香饽饽,要做如意的美区服务,必须放在他自己的公司名下。
深思熟虑过后,钟景滔主动和上级提出换组,主动请缨前往纽约扩展北美专线。彼时的他还不是滔总,既没坐过飞机,更没出过国。在骅城机场候机的钟景滔,给司空婧的微信留了个言,说觉得她说的对,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出去转转,无论是如意的自建仓还是他钟景滔的新公司,他都会在北美,想尽办法建起来。
没等到司空婧回复,广播大剌剌地喊了登机。把身体塞进经济舱中段座位,钟景滔在气流的颠簸中熬过了十六小时,飞机落地时他第一时间看到了司空婧的回复,说相信他的能力,让他一定加油。
出国和创业对钟景滔都是再新鲜不过的事。时代广场咋呼眼的大广告牌,Peter Luger的牛排馆,钟景滔把眼中的应接不暇逐一拍下,给司空婧每日发了过去。司空婧有时秒回,有时三日不见人影,有时又发来数条微信语音,说实在太忙,旺季工厂的单排不过来,如意的单子不得已往后延期,但亚马逊和独立站的广告费每日在花,她和顾晓玫正想办法给工厂补贴,让他们多请人,把如意的订单往前排。
钟景滔乐于听司空婧说工作上的事。看着这姑娘从嚎啕大哭的前台小妹到独当一面的跨境公司创始人,钟景滔仿佛在看现实版“超级玛丽”。这款游戏钟景滔初中时玩过,但没能通关。他前前后后试了三百多次,最终还是问人拿了游戏攻略才算勉强捱过关卡。钟景滔很好奇,在没有攻略可查的创业赛道,司空婧会用怎样的方式,去闯真金白银的难关?
在纽约停留的一个月间,钟景滔得知两件要事。其一,美利坚允许以非居民身份,注册本地公司;其二,为跨境电商服务的海外仓在北美属于新兴行业,绝大部分仓位建于离国内更近的加州地区,而纽约的海外仓公司屈指可数。
坐在麦当劳啃着双层芝士堡的钟景滔意识到司空婧的话不仅仅只是鼓励,而是指明了一条绿荫通路。创业的辛苦自然难以预料,但与其把同样的时间精力耗在宏鹰物流,不如选择用在自己身上性价比更高。
下定决心的钟景滔在纽约剩余的时间里,开始找人脉,盘资源。在宏鹰物流里积攒的关系适时派上了用场,加州的海外仓合作方推荐了靠谱的律师和会计,钟景滔的海外公司马上注册成立了。
当他惊讶于北美公司注册手续简单的同时,也意识到创业也许并非他想象中艰难,关键还是在于敢想敢做。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钟景滔将美国新公司的注册信拍照发给了司空婧,说,北美专线的物流底子我已经打好了,婧老板你得多支持我啊,成为我公司的第一位签约客户。
在纽约的每一天,钟景滔过得相当充实。因为时差关系,催人性命的上级电话减少大半,本地合作方见他是远道而来的甲方客户,也彬彬有礼。白天除了完成既定的宏鹰业务线工作,钟景滔还抽空打卡了自由女神像和布鲁克林大桥,给司空婧发去游历照片;晚上回到酒店,与手边已有的骅城合作方开会,铺垫自己在纽约拿到或看到的渠道资源,为回到骅城后的创业打造地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