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10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全生也是先回家洗漱休整,等老婆孩子丈母娘他们都歇下再过来的,看客厅只有两口子,他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脱了鞋舒服的窝进沙发里,就开门见山的问,“说吧,你俩又有什么大动作?我都好奇一整天了。”
  从听到他们有点想法起,林全生就开始想东想西、想入非非了,但有一点很明白,这个想法只会跟生意有关,要是买房子买商铺,甚至是买别墅,两口子自己也都能决定,压根没必要找他来合计。
  而生意方面,他也向来是听话办事的那个,给不了多少有用的建议,估计是要找他商量粉面馆和小吃摊的后续安排吧。
  林全生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找他就是商量这个的,新的生意则是柳素琴建议的。
  收到拆迁款的那天,他们起初满满都是又有钱了的欢喜,兴奋过后就是该怎么分配这笔资金了。
  考虑到名下的不动产已经多到自己顾不过来了,加上这阵子亲戚朋友都在忙着找商铺住宅,柳素琴也不想在这个当口跟他们抢资源,一时没了主意,就问林南江有没有想法,或许给林小弟和二姐夫他们的投资可以追加,多占一些股份没什么不好的。
  但林南江觉得他们已经商量的差不多,就等着回家正式签合同,然后合伙人一起去现场选车了,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推翻前面的条件重新分配,毕竟他不是只跟小弟姐夫合伙,姐夫还把他的老板兼远房堂兄也拉入股,自家人或许不会在意,但他不想在外人那里也留下反复无常的印象。
  柳素琴听完他的顾虑也表示认可,合伙做生意本来就容易产生摩擦,大家还是尽量公事公办、不要有太多私人情绪了吧。
  可这么大一笔钱也不能总存银行,该花还是要花的,柳素琴继续追着问林南江的想法。
  林南江坦诚他有想过再开一家店,继续深耕餐饮这个行业,现在的问题是普通的餐饮店需要投入太多精力,他只是普通人,做不到两边兼顾,选择了一个势必要放弃另一个,可他们的粉面馆只是看着不起眼罢了,店里加上摆摊的盈利,其实超过很多普通规模的饭店了,放弃粉面馆去开饭店的话,他觉得没这个必要,可要是做大做强,弄成酒楼那种高档餐厅,他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也没那个手艺。
  总而言之,林南江只考虑小本买卖,可小本经营就离不开老板的亲力亲为,他实在分/身乏术,事情就卡在这里了。
  好在这个问题难不倒柳素琴,她当时就灵光一闪,想起了上辈子带小儿子送姐姐去省城的大学报道,母子三人在车站附近吃的第一顿称重快餐,外卖兴起的那几年,这种快餐店好像陆续倒闭了,在她重生前又悄然兴起,并且还摇身一变成了快餐刺客,但柳素琴依然记得她第一次带孩子们去吃快餐,就是冲着经济实惠、选择多样还不用等上菜而去的。
  因为可以尽管选自己喜欢的菜品,大部分人对口味也不会那么挑剔,只要不是太难吃就行了,再说这样一顿饭的价格,甚至比不上去饭店炒一道菜的,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林南江选择开这种快餐店,完全可以招两个专业的厨师负责掌勺,他自己把控好进货、卫生和服务等细节,生意基本差不离了,也不耽误他晚上出去摆摊。
  柳素琴最后一句带着明显的调侃,林南江也不脸红,落落大方的承认媳妇果然最了解他,比起粉面馆,他更不舍的还真是摆摊事业,谁让他不忘初心呢。
  当然粉面馆的生意也很不错,顾客基本都固定了,只要他开门营业,那生意都是自己送上门的,相当于是一只会自己下金蛋的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当然媳妇的脑子更厉害。
  林南江开了几年店,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媳妇提议的这个模式不缺顾客,只要找准定位、选对了地址,那就是日进斗金,盈利比他现在只多不少。
  关键是从厨师、收银到清洁工,所有岗位都从外面招人,他本人只负责经营管理,那完全可以多开几家店,像他媳妇一样,把店长经理这些职位都搞起来,给他们发提成,那他们说不定比他这个老板还尽心尽力。
  就是往后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也不影响餐馆正常营业。
  劳心劳力了这么多年,自己也要体验一把甩手掌柜的快乐了,林南江越想越期待,拉着好兄弟就开始滔滔不绝介绍他的商业规划,林全生听完只有一个问题,“那粉面馆和小吃摊呢,你也要当甩手掌柜吗?”
  “当然不是,我还是会一起去进货的,有时间也会去店里帮忙,再请个年轻力壮的帮工给你打下手,然后店里和小吃摊一起算分红,你觉得可以吗?”
  林全生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完全丢开手不管,那我就踏实了,反正你把每天要做的事安排好,我只负责干活。”再找个年轻力壮的帮工任他使唤,问题应该不大。
  估计这种帮工待不长,说不定哪天偷完师就跑去开店,甚至反过来跟他们抢生意了。不过那都是老板该操心的事,林全生不爱给自己肩上揽担子,就是因为懒得动这些脑筋。
  而林南江能提出这个方案,自然也考虑过利弊,他也认为问题不大,毕竟自己舍不得放弃这一块生意,就是因为顾客都固定了,全生的手艺也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是他不常去,他们的生意也不会轻易被人抢走的。
  所以几人都没把员工不稳定这事放在心上,走了一个再招下一个就是了,林南江开始跟好兄弟商量分成比例。
  其实压根没认真商量,林南江试探性的问要不就按照摆摊比例,营业额的三成给他。
  林全生:“可以。”
  林南江:……
  这么大的事,都不需要讨价还价的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