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是年代文大佬? 第18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觉得这个饭店名字很亲切。
  沪市本地人的排外性很重,公交车,银行,房东,本地人的优越感处处彰显,工厂里的活又繁重,即便是饭店,这一年的餐饮人也是热衷追求本地人的口味。
  但沪市本地才多少人?外来人口又是多少人?
  没几个饭店是迎合他们这些外地打工人的,光是这几个字,就让人心里透着舒服。
  一问价钱,很实惠,阳春面八分钱,咸菜面九分,肉面一毛二。
  那就吃一次试试吧。
  -----------------------
  作者有话说:我今天重新查了82年物价,发现和92年的物价相差特别大,前面几章番外的价格也改了。
  第107章
  棒骨熬的底汤,猪油炸的葱油,这个年代人的肚子里没什么油水,这对于底层的人来说就是一顿奢侈的美味。
  香!
  浇头好吃不说,老板娘还热情,话能说进人的心坎里:“我吃不惯甜口的面,就想做个咱外乡人自己的吃食。”
  灶房干净卫生,价钱实惠,这些都是餐饮的加分项,徐飞这一顿吃的胃里舒服心里也舒服。
  让人愉悦的东西人就有分享欲,看见同乡邻居就要忍不住分享:“那家新开的外乡人面馆,实惠,好吃,咱外乡人的面馆。”
  不是迎合沪市人口味的面馆。
  一共四张桌子的小面馆,一个中午竟然人都没有断过,吃完了都是脸上带着满足的离开。
  张兰草这时候就发现做面的好处了,浇头和汤底都是之前弄好的,烫个面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食客吃起来也快,十到十五分钟就能吃好,翻桌了。
  一个中午的时间,竟然卖出去了46份面。
  比起包子,面条的利润里更高,除去房租和煤气的开销,张兰草算了一下,竟然挣了三块一毛钱了!
  晚上还能再挣一笔呢。
  还是做生意来钱快。
  虽然做生意,刚才午饭的时候她也没让女儿饿着,中途乘着空挡给女儿下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吃了,倒是她自己,就随便对付了一口。
  生活稳定能让人安心,她一高兴,又牵着女儿去给她买了一瓶汽水喝再回到店里。
  开店人一整天的时间都耗在店里,这点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但张兰草本人对生活也没有多余的要求,最大的愿望是能多挣钱,能多卖一份是一份面,所以也不觉得辛苦。
  她觉得很满足。
  她以前的日子太过辛苦,所以只要这一点幸福,就觉得很圆满了。
  想到晚上可能要很久才下班,她让女儿在躺椅上睡个午觉,下面铺着小包被,上面盖着军大衣,店里的炉子还温着,比家里还暖和。
  张兰草自己则拿过书本来学写字,这个时候的她也不过才24岁,身体康健有力,记忆也好,这才几天的功夫,她已经会拼音了。
  现在标注拼音的字她自己就能读出来,有了个这个基础,就能完成自学。
  字还是写的不太好看,她慢吞吞用铅笔描红,一边小声的念拼音,抬头是女儿睡着的小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