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1 / 3)
与应摇首,扶柜站稳:“无碍。”
日子不急不缓地滑过。与应身子依旧孱弱,咳疾缠绵难愈,有时仅晨起推门,吸入清冽空气,便会引一阵撕帛裂玉般的呛咳。
她依旧清冷,寡言,但眉宇间那层厚重的霜色,似被江南氤氲的水汽与这方寸酒肆,悄然洇化。
她会凝神听老李抱怨码头管事的刻薄,听王货郎讲述山野奇闻,听邻家卖豆腐的刘婶絮叨家中顽儿。她鲜少插言,只静静听着,偶尔颔首,或递上一碗温热的米酒。
老李依旧粗豪,然每回饮罢离去,总用沾着泥灰的大手,在柜上多按几枚铜钱:“老板娘,毛豆钱!”时或几枚山果,时或河中所获小鱼,咧嘴一笑:“给后院那几个小东西添点嚼谷!”
王货郎心细如发,不知何处寻来清肺止咳的草药,油纸包好,悄置柜上:“老板娘,听你咳得揪心,此物煎水,或可舒缓。”
刘婶更是热忱,隔三差五便端来一碗滚烫豆腐脑,或刚出锅的葱油饼,不由分说塞给与应:“阿应啊,独个儿营生不易,瞧你瘦伶仃的!多吃些!这饼子香着呢!”
与应望着柜上多出的铜钱、山果、小鱼、草药、冒着热气的吃食。这些物什粗粝,不值钱,甚或沾着泥土与汗息。
她试着回应。老李再来,除却毛豆,会添一小碟自腌的脆咸菜。
王货郎放下草药,她会轻声道:“费心了,多谢。”刘婶塞来热饼,她会弯一弯唇角:“婶子好手艺。”
这细微的往来,耗去她本就稀薄的气力,却让她心底那片冰原绽开裂隙,透入一缕人间真实的暖意。
午后,店内无客。几只鹅黄绒球在后院追逐嬉闹,花狸猫蜷于窗台,呼噜轻响。与应倚靠柜台,微喘着,望向门外河面悠然滑过的乌篷船。船娘软糯的江南小调,随风送入店中。
王货郎挑担路过,探头笑言:“阿应老板娘,今日天光好,生意清淡正好歇息!”
与应颔首,目光追着那远去的船影,轻语:“嗯,这般……甚好。”
王货郎未听清,但见她神色宁和,亦含笑摆手而去。
与应收回目光,落于自己苍白瘦削的手。这双手,曾执掌七苦菩提,曾挥剑荡魔,亦曾在天庭冰冷的玉简上,朱批牵系万灵的命数。
庇护苍生,消弭苦难,曾是她的神职,是她存世的意义。然如今……
她看着柜上刘婶新送的葱油饼,听着老李在码头洪亮的吆喝,品着王货郎那份无言的体恤……
这便是他们……这便是吾等曾不惜焚身以火也要庇护的凡俗么?
缘何……缘何此刻,倒似这芸芸众生,正以他们粗糙却温厚的掌心,笨拙地,庇佑着她这落魄的神祇?
酒肆营生日渐起色。
然与应的身躯终究是强弩之末。午后客至渐稠,她既要温酒沽酒、招呼应对,又要顾看后院鸡雏狸奴,常有力竭难支之感。
“阿应老板娘,独力难支吧?”王货郎搁下酒碗,“该招个帮衬了。纵是半大少年,帮着劈柴担水、跑腿传菜也好。”
与应倚柜,匀了口气,颔首:“……是当招一人。”
午后,她裁了方红纸,研墨润笔,书就“招工”二字,下附几行小楷,无非洒扫劈柴、招呼跑腿等杂役,管食宿,工钱面议。墨迹未干,便贴于酒肆门外廊柱。
刚贴妥,转身欲回,一阵风过,吹得红纸簌簌。与应急回首,只见一只覆着薄丝白手套的手,已稳稳揭下那新贴的红纸。
白衣,白狐面具,如一道挥之不去的幽影,再度临门。
与应心下一紧,黛眉微蹙:“阁下此举何意?”
白衣人将那招工告示仔细折好,纳入袖中,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应征。”
“不必。”与应拒得干脆,转身欲入,“小店鄙陋,恐难容尊驾。” ↑返回顶部↑
日子不急不缓地滑过。与应身子依旧孱弱,咳疾缠绵难愈,有时仅晨起推门,吸入清冽空气,便会引一阵撕帛裂玉般的呛咳。
她依旧清冷,寡言,但眉宇间那层厚重的霜色,似被江南氤氲的水汽与这方寸酒肆,悄然洇化。
她会凝神听老李抱怨码头管事的刻薄,听王货郎讲述山野奇闻,听邻家卖豆腐的刘婶絮叨家中顽儿。她鲜少插言,只静静听着,偶尔颔首,或递上一碗温热的米酒。
老李依旧粗豪,然每回饮罢离去,总用沾着泥灰的大手,在柜上多按几枚铜钱:“老板娘,毛豆钱!”时或几枚山果,时或河中所获小鱼,咧嘴一笑:“给后院那几个小东西添点嚼谷!”
王货郎心细如发,不知何处寻来清肺止咳的草药,油纸包好,悄置柜上:“老板娘,听你咳得揪心,此物煎水,或可舒缓。”
刘婶更是热忱,隔三差五便端来一碗滚烫豆腐脑,或刚出锅的葱油饼,不由分说塞给与应:“阿应啊,独个儿营生不易,瞧你瘦伶仃的!多吃些!这饼子香着呢!”
与应望着柜上多出的铜钱、山果、小鱼、草药、冒着热气的吃食。这些物什粗粝,不值钱,甚或沾着泥土与汗息。
她试着回应。老李再来,除却毛豆,会添一小碟自腌的脆咸菜。
王货郎放下草药,她会轻声道:“费心了,多谢。”刘婶塞来热饼,她会弯一弯唇角:“婶子好手艺。”
这细微的往来,耗去她本就稀薄的气力,却让她心底那片冰原绽开裂隙,透入一缕人间真实的暖意。
午后,店内无客。几只鹅黄绒球在后院追逐嬉闹,花狸猫蜷于窗台,呼噜轻响。与应倚靠柜台,微喘着,望向门外河面悠然滑过的乌篷船。船娘软糯的江南小调,随风送入店中。
王货郎挑担路过,探头笑言:“阿应老板娘,今日天光好,生意清淡正好歇息!”
与应颔首,目光追着那远去的船影,轻语:“嗯,这般……甚好。”
王货郎未听清,但见她神色宁和,亦含笑摆手而去。
与应收回目光,落于自己苍白瘦削的手。这双手,曾执掌七苦菩提,曾挥剑荡魔,亦曾在天庭冰冷的玉简上,朱批牵系万灵的命数。
庇护苍生,消弭苦难,曾是她的神职,是她存世的意义。然如今……
她看着柜上刘婶新送的葱油饼,听着老李在码头洪亮的吆喝,品着王货郎那份无言的体恤……
这便是他们……这便是吾等曾不惜焚身以火也要庇护的凡俗么?
缘何……缘何此刻,倒似这芸芸众生,正以他们粗糙却温厚的掌心,笨拙地,庇佑着她这落魄的神祇?
酒肆营生日渐起色。
然与应的身躯终究是强弩之末。午后客至渐稠,她既要温酒沽酒、招呼应对,又要顾看后院鸡雏狸奴,常有力竭难支之感。
“阿应老板娘,独力难支吧?”王货郎搁下酒碗,“该招个帮衬了。纵是半大少年,帮着劈柴担水、跑腿传菜也好。”
与应倚柜,匀了口气,颔首:“……是当招一人。”
午后,她裁了方红纸,研墨润笔,书就“招工”二字,下附几行小楷,无非洒扫劈柴、招呼跑腿等杂役,管食宿,工钱面议。墨迹未干,便贴于酒肆门外廊柱。
刚贴妥,转身欲回,一阵风过,吹得红纸簌簌。与应急回首,只见一只覆着薄丝白手套的手,已稳稳揭下那新贴的红纸。
白衣,白狐面具,如一道挥之不去的幽影,再度临门。
与应心下一紧,黛眉微蹙:“阁下此举何意?”
白衣人将那招工告示仔细折好,纳入袖中,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应征。”
“不必。”与应拒得干脆,转身欲入,“小店鄙陋,恐难容尊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