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3)
失业的顾宜华,每天去各个酒吧、咖啡馆混腔势。有一天,伊留意到月儿像柠檬咖啡馆窗前有一个倩影,马上跑进去,假装不经意地坐在小姑娘对过。伊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十一点敲过,可惜还没施展魅力,人家就匆匆离开了。
再过三个钟头,顾宜华要去南市那边喫亲眷的喜酒。
南市属于难民区,往来租界需要防疫证。
顾宜华打过预防针,是电台集体预约打的。防疫会推出新政策,若满40人以上集体打针,可以致函新闸路253号,或拨打电话37047,咨询或预约,伊拉派医生上门注射,不收任何费用。
两友电台不仅集体打了疫苗,还开通热线直播节目,请医生解答市民的各种疑问,宣传各团体、厂号踊跃配合防疫工作的情况。
顾宜华喫好咖啡,从西装内口袋寻到防疫证,排队通关,出了租界。
婚礼在露香园路146、148号举行。那里战前是一家宁波菜馆,叫爱神的箭射向何方,两层楼面,二楼大厅宽敞明亮,有落地玻璃门通向沿街走廊。近来关门歇业,不知路在何方,老板依旧住嘞里厢。
新郎翁有利,26岁,宁波人,一枚壮熊,在大境路顺盛肉庄充当伙友;新娘顾云霞,17岁,苏州人,长得小家碧玉,欢喜读诗,觉得诗歌应像一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
顾宜华是新娘的堂阿哥,两兄妹从小就长得好看,在人群中很难不引人注目的那种好看。曾经有照相馆请伊拉做模特,拍的照片挂起来当招牌。
在乱世,好看,又爱读诗、爱幻想,对于小姑娘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顾家很早就意识到,要寻一个靠得住的人家,把小囡嫁掉。
经人介绍,家境普通的翁有利认识了顾家小姐,好在伊踏实能干,知冷知热,时不时拿新鲜五花肉、肋排、猪肚、猪心讨好未来丈母娘,很快赢得顾家的好感,答应了这门婚事。
反而是顾宜华,仗着父亲的名气,终身躲在浪荡油滑的空壳里,游戏人间。
翁家本来想把婚礼放在租界举办,却因为两家都住南市,亲眷朋友进出租界多有不便,才寻了爱神的箭老板商量,借菜馆的二楼大厅一用。老板欣然应允:大家同乡,一句言话!不用讲借,当我随礼!
复兴园重新挂上灯笼、红绸,大厅摆了十几桌,显得富丽堂皇。附近居民还以为是老店新开,纷纷前往轧闹猛。一看有人办喜事,踏破门槛也想要一睹新人风采。难民区内已经很久不见这种潮潮翻翻的盛况了。
顾宜华的到来,吸引了婚宴上客人的目光,差点抢了新郎的风头。不少贺客私下打听这是谁家亲眷卖相嘎灵额啦?结婚了伐?有女朋友伐?伊非常享受这种注视,表面却要装作平静,走上吱呀作响的木头楼梯,只见转角处有墙皮簌簌脱落。
直到伊坐在女方家属第一桌,还有阿姨妈妈过来打招呼,没言话寻言话讲。
婚礼是顾雷音主持的:今朝是翁家和顾家的大喜日子,云霞我是从小看到大,宝贝得不得了,作为长辈,我希望倷相亲相爱声若洪钟、中气十足。
新郎
新娘开始逐桌敬酒。翁有利来到顾宜华身边:阿哥,虽然阿拉两个差不多大,我随阿霞,就叫侬阿哥,好伐?
好额好额。恭喜!恭喜!早生贵子!顾宜华端起酒杯。
就在大家觥筹交错、婚礼渐入高潮之际,突然轰隆一声响,二楼地板塌了一个窟窿,裂缝越来越大,整层宾客掉落到一楼,烟尘滚滚,东墙受到震动,哗啦一声也倒了下来,这下连带屋顶的大梁、灯具、砖头、瓦砾纷纷解体,碎落一地,被砸到的人血流如注。
瞬间一片混乱。尖叫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许多宾客惊慌失措,试图逃离这个危险的现场。然而,由于房屋坍塌的速度极快,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无法自救。
顾宜华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趴在地上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感觉背脊和大腿压着的物什很重,大概是天花板或者桌板,动也不好动,血液往头上涌,头胀得难过。
不知过了多久,有声音在很远的地方传来。背脊上的重量有所松动,但顾宜华已经没有力气喊了。
迷迷糊糊中,顾宜华被几个壮汉抬上担架,身体离开地面,摇摇晃晃进了医院,又被搬上急救床,隐约听到有人喊:先生,能听到伐?
天已经黑了。下午六点,顾宜华停止了心跳。
第二天,华东电台的《正午播报》报道:南市难民区有房屋坍塌,导致廿一人遇难,另有四十四人受伤。事发时正在举行婚礼,新娘当场殒命,新郎伤势甚重,可谓喜剧变成惨剧!
事故发生后,难民区办事处饶家驹神父及主任顾纶闻讯,立即赶往照料抚慰,指挥救援抢险工作,并派员维持秩序;南市救火会人员全部出动,清理遇难者遗体,抢救被困人员,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同时伪侦缉队亦派伪领班鲁某、率伪员前往查勘,协调善后工作。
鲁某对记者表示: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初步判断,大约是老房子年久失修,一下子承载不了噶许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