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你说什么?”
萧应婳险些从马背上跌下,堪堪稳住身形,一鞭子甩在身前的地面上,而后鞭稍直指那刺史,怒喝道:“你怎敢如此咒我母后?”
然而她气势虽足,指尖却已微微发抖。
“公主原来还未得知......”刺史闻言稍顿,而后面露不忍,声音压低了些,“今日皇宫刚传出消息,皇后娘娘已自裁于冷宫,留下遗书一封昭告天下。”
“下官早年曾蒙沈老大人教诲,忝列门墙。皇后娘娘幼承庭训,德行人人称誉,岂会行悖逆之事?此番以死明志,必是蒙受不白之冤!下官思及此,心如刀绞。”
“下官愿报沈老大人生前知遇之恩,雪娘娘沉冤;助殿下廓清朝纲,效犬马之劳。今日不战而降,非畏死也,乃择明主而事耳!”
也许是真因为知恩图报、匡扶正义,抑或是自知作为沈老大人门徒,即便不站队也难以再得皇帝信任。无论如何,刺史已摆出一副情真意切的投诚模样。
平白添了这样的助力、免去了一场硬仗,将军应感到高兴才是。
然而萧应婳只觉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对他后面的话听不见分毫。
她只恍惚看着眼前人的嘴唇不住地翕动,重复着让她天旋地转的那寥寥几个字:
“皇后娘娘已自裁于冷宫。”
从城门大开时,被保护在后方的江书鸿已得了消息,飞速纵马赶向了前头。
刚到了萧应婳身边,便听到刺史这样一番话。
江书鸿虽亦是心脏狠狠一紧,一时难以接受,身体却已比脑子更先反应过来,翻身下马冲上前去,在萧应婳旁侧扶住了她。
堪堪接住半边身子倾斜下来而犹不自觉的*萧应婳,使她不至于当众落下马来。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出奇平稳:“刺史深明大义,弃昏投明,得您相助,我等如虎添翼。”
她看到刺史面上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情。
/:.
她感受到萧应婳越来越重地压在自己身上,扭头看去,找不出她双目中的神采。
江书鸿只好更用力地扶住她,边在腰后悄悄掐了她一把。
萧应婳突然吃痛,这才惊醒回神。
她知道江书鸿的意思,正是刚达成合议、收复手下的时候,主帅不可露出情绪不受控制的一面。
因此尽管脸色苍白,她仍勉力强撑着出了声:“望刺史勿负今日之言,他日功成,必以高位相托。”
江书鸿知萧应婳状态实在不好,不愿再勉强她,便向刺史示意:“既如此,便请楚州城迎我大军入内休整吧。”
“还要劳烦刺史大人,请人誊抄份皇后娘娘的遗书来。”
刺史自然忙不迭应了,请将军入城休息,道是很快就叫人抄好送过去。
江书鸿道了谢,翻身骑上了萧应婳的马,两人共乘一骑,迎着列队官兵、城内百姓的欢呼相迎,缓缓入城。
萧应婳却似失了魂魄,只直挺挺地僵坐在马背上,待揽着她到了落脚的地方,江书鸿已有些心慌了。
遗书并不难得,因已传遍了大街小巷,刺史很快便亲自送了来。江书鸿与他客套两句便送了客,拿进去展开给萧应婳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