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德亨幽幽叹息道:“我当自省。”
  他明明一直在为他们谋福利,没有怎么着他们吧?
  就在这种微妙的情势下,弘晖北巡异常顺利。
  以往逃避北巡的八旗王公和子弟们,都争先恐后的报名,以期待皇帝能劝劝定王爷,他们八旗,是不可动摇的存在。
  弘晖也需要这样的热情,就同意了。
  七月北巡,有些晚了。
  但自从上次雍正帝亲自北巡,已经过去四五年了,从康熙皇帝定下北巡的规矩开始,还是头一次间隔这么长时间,皇帝的脚没有踏足蒙古草原。
  所以,不能说晚,只能说有必要。
  此次北巡,弘晖带上了太后、皇后、贵妃和永璋等其他皇子皇弟公主,京城交由德亨镇守。
  没有皇帝这尊大佛在京,汉人、尤其是江南三省士子、举子们甚嚣尘上,越发“无法无天”了。
  德亨并不惯着他们,下令让步兵衙门抓捕了一些最嚣张闹事最欢的入了大狱。
  他们似乎认定德亨是“仁德”听劝的人,抓捕一批人之后,他们就走上街头,聚众游行,德亨下令,再抓捕。
  同时将名单传给两江总督李卫,下令,按照名单抓捕其家人师传同窗好友。
  京城这边抓了再闹,那就再抓,最后抓的人心惶惶,其残酷程度,一点都不输他的养父雍正帝向着汉家读书人举起的屠刀。
  这大半年以来的开放和顺利,让他们失了敬畏之心,这次雷霆抓捕,终于让这些无视国法的读书人发现,这位定王,是真的如传说中不好惹。
  他,并不怕他们协众取理。
  他,也并不如他之前表现出来的那般,包容甚至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最后,还是当朝首辅徐元正站出来,替这些江南读书人说话。
  德亨好奇问徐元正道:“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徐元正苦笑,您都这么问了,难道不知道不明白吗?又何必来问我。
  德亨:就是要亲耳听你说出来,我才好有理有据做下一步。
  徐元正道:“他们请老夫代为上书朝廷,开明年正科。”
  德亨:“明年并不是正科之年。”
  正科,就是三年一次科考。
  像是雍正开朝,因为是正好赶上了,所以,雍正元年恩科,雍正二年正常举行当年正科。
  而雍正五年殿试正科,如果雍正朝不结束,往下推的话,下一次正科应该是雍正八年,也就是天盛三年。
  天盛元年举行恩科,天盛三年举行正科,中间只隔了一个天盛二年,少了一年。
  但三省学子因为禁考,不想落后别省,就想法子推动明年举行正科。
  他们先闹,然后由徐元正出面提出让他们参考明年的正考,双方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但是,德亨从始至终都没有看上江南的读书人,他之所以顺势推动华夷之辩,是有自己宏观上目的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