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3 / 3)
“宁北侯易氏一门,世代忠良,功在社稷。十年前,遭奸佞构陷,阖府蒙冤,几近倾覆。幸天理昭昭,沉冤得雪。今有易氏嫡裔易殊,少而敏慧,忠勤体国,辅佐东宫,夙夜匪懈,功勋卓著。其志洁行芳,堪为表率。”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错落的视线汇聚于太子身侧的那道身影之上。易殊身着常服,即使被万众瞩目,依旧神色淡然,宠辱不惊。
大太监的声音继续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复易殊宁北侯爵位,加封为宁北郡王,世袭罔替! 赐丹书铁券,永葆其爵。望卿不负朕望,不负易氏先祖忠烈之名!”
此话一出,殿内掀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异姓封王,世袭罔替,这是大圌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更何况易殊年龄甚小,只怕古史中也不曾有弱冠出头便封王的奇闻。
但朝中人无人敢有异议。侯府血案震动天下,如今平反,本就该有厚赏。且易殊本就是易家仅存的血脉,他虽年轻,但智谋手段不在老臣之下。且李训的态度摆明了就是要重用易殊,此刻出声反对,无异于自取其辱。
在万千目光之下,易殊终是从容出列,步履沉稳,行至御阶段之下。他撩袍跪地,声音不卑不亢:“臣易殊,叩谢陛下天恩。必当恪尽职守,忠君体国,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
册封大典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含元殿举行。
两名内侍恭敬地垂首侍立一旁,易殊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铜镜面前,镜中人影清晰,靛青色郡王朝服由极品云锦制成,金线勾勒出五爪行龙,龙目炯炯,鳞爪飞扬,在沉稳的底色上更显威严尊贵。腰间束着流光溢彩的玉带,头顶九旒郡王冕,前后各垂九串玉珠,以金簪固于发髻之上,将他本就清隽挺拔的身姿衬得愈发尊贵凌然。 ↑返回顶部↑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错落的视线汇聚于太子身侧的那道身影之上。易殊身着常服,即使被万众瞩目,依旧神色淡然,宠辱不惊。
大太监的声音继续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复易殊宁北侯爵位,加封为宁北郡王,世袭罔替! 赐丹书铁券,永葆其爵。望卿不负朕望,不负易氏先祖忠烈之名!”
此话一出,殿内掀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异姓封王,世袭罔替,这是大圌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更何况易殊年龄甚小,只怕古史中也不曾有弱冠出头便封王的奇闻。
但朝中人无人敢有异议。侯府血案震动天下,如今平反,本就该有厚赏。且易殊本就是易家仅存的血脉,他虽年轻,但智谋手段不在老臣之下。且李训的态度摆明了就是要重用易殊,此刻出声反对,无异于自取其辱。
在万千目光之下,易殊终是从容出列,步履沉稳,行至御阶段之下。他撩袍跪地,声音不卑不亢:“臣易殊,叩谢陛下天恩。必当恪尽职守,忠君体国,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
册封大典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含元殿举行。
两名内侍恭敬地垂首侍立一旁,易殊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铜镜面前,镜中人影清晰,靛青色郡王朝服由极品云锦制成,金线勾勒出五爪行龙,龙目炯炯,鳞爪飞扬,在沉稳的底色上更显威严尊贵。腰间束着流光溢彩的玉带,头顶九旒郡王冕,前后各垂九串玉珠,以金簪固于发髻之上,将他本就清隽挺拔的身姿衬得愈发尊贵凌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