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均跑久了就觉得气闷,他窝在一处死角,跟阎王抢命般喘气。他抖抖索索地从摸出怀中一个小玉盒,里面装盛着医倌配的丸药,专压心悸,如今,又是见空了。
  他并不想哭,相反,他觉得心里很痛快,因为最起码无人骗他。
  不得谎言,便不得期盼,他至少不会陷的深,到最后一朝回首,落得个满盘皆输。或许孝敏皇后说的并不是假话,作为太子,他并不需要哄的,只有俞贵妃和她那蠢物一般的皇子才需要溺爱。
  他可是天子亲嫡,与那些人又怎么能一样?
  一池春水无波,元均的心也渐渐安宁了下来。他倚在山石凹陷处,想着自己若长成,该惩治哪些人。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无双殿的那些阉奴老妇,擅行偷窃、与外私谋,他若能有本事,早一万年便尽数拔了这些人的舌头;再然后呢,该是俞贵妃张美人一众了,还有那些只会媚上天子的异母兄弟们,都要统统抹去......
  这样想的时候,元均觉得很酣畅淋漓,经年忍受的怨气一瞬间纾解了,可酣畅过后,又生了无穷尽的恐惧。
  原来,自己竟是这样一个人么?
  他呆滞地瞧着自己手心握着的绿竹锦绣,忽然想起自己那个伴读说过的话。
  一瞬的痴怔,手中物件掉落,顺着石子滚到了太液池里,咕了个气泡便沉了下去。元均并没有多想,小心踩着石阶向下探去。
  今夜本应宵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皇城内灯火通明,常有宫娥挑着八角宫灯自廊下穿行,急急忙忙,碎言碎语中掺杂着喜气。
  元均分神去听,明白了。原是俞贵妃给圣人又生了一个小皇子。
  他眼中只有那个尚在浅岸边上的盒子,当他捞到东西时,一股力道忽地推他往前一栽。元均只瞧见灯火下一个可怖的人面晃过,如同鬼魅,大约是个阉奴,慌慌忙忙趁着千般难遇的机会替自己的主子做事。
  水没入口鼻之中,他最后想的却是,若自己死了,北齐会如何。
  孝敏皇后和明宁帝会为他一哭吗?李氏一族会觉得惋惜吗?无双殿的谢家伴读会不会失望?毕竟还未在他身上得到任何好处,他这个便宜太子就这么无声息地没了。
  一念至此,他握紧了玉盒,放弃了挣扎,任由冰冷的水浸入他的骨髓中。像是有心报复一般,拿自己的命不当回事般任性。
  他没能死的成。
  这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已有无数次了,无数次的投毒暗害,无论旁的人有多通天的本事,却终究没办法在孝敏皇后的手下夺了他的性命。
  他终归还是北齐太子,这条命终归还是有用的。
  被人从太液池里捞出来的时候元均浑身发抖,整个人和水鬼无异,青白一张脸。无双殿的嬷嬷和内宦都来了,他们商议着该向谁禀报。
  若是上呈圣人,会不会落得一个罪名?毕竟今夜皇帝刚得了心尖上的宠儿;若是报了皇后,会不会凭空揽了一番数落和罪名?迁怒于他们这些人看顾不当。一番商议,这些人都怨恨这个阴郁还总爱惹事的太子,竟不免阴毒地想着,若是他真的死了,或许他们还能得个清净再觅佳主。
  元均被送回了无双殿,煎了几幅矜贵药,无数备下的医倌把脉诊断,方子单子开的满天飞。他就只是怔怔地看着帷幔上的山河图,麻木地连眼泪都不流。
  到了深夜,鬼怪消退,他终于得了安宁。
  狻猊香炉里的瑞脑香缓慢地燃着,寸缕丝雾弥漫,他目中便不甚清明,像是被魇着了。数千小金人击鼓嗡鸣,刀枪剑戟之声此起彼伏响起,像是要刺破他的头颅冲破禁锢,一声声的逼问着他。元均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睁大眼睛,一口呼吸卡在喉咙里,竟完全吐纳不出。
  母亲、父亲、舅舅、堂弟......那样多的人,谁能来救他一救?又或是他这样坏心肠的人,本不配有人来相救。
  “太子,太子——”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元均双目充血,迷怔似地看向殿内,找寻着那声音的出处。
  有一少年执着灯盏,披衣而来,隐于夜色中。他半跪于他榻边,一遍遍地喊他。元均觉得鼻子一酸,竟疯魔了似的翻身而下,趁着病里的任性和肆意,攥着他的腕便与他扭打起来。少年并不还手,只是静默着承受着元均无缘无故的怒气和撒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