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让阮玲珑惊喜的是,赵铮这次不仅带回了马,还带回了擅长养马的一家五口:一对经验丰富的中年夫妇,以及他们三个半大的小子。他们家世代在北地养马,全家都是养马的好手!
  赵铮按照阮玲珑的模式,与他们签订了待遇优厚、责任明确的长期用工契约。
  有了他们的加入,马场的未来更有保障了。
  风尘仆仆归来的赵铮,洗净了脸,迫不及待地抱起阮玲珑特意给他留的,早已经冰镇在井水里的寒瓜。
  一刀下去,独属于寒瓜的清甜香气四溢。
  赵铮拿起寒瓜咬了一大口,甘甜爽口的汁水瞬间充盈口腔,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甜,真甜!玲珑,你这瓜种得极好!”赵铮由衷地赞叹,眼睛都亮了起来,“比我之前在京城吃过贡瓜还要甜。关键是籽还少,皮也薄。”
  他一边大口吃着寒瓜,一边问:“这瓜产量如何?一年能种几茬?”
  阮玲珑笑着回答:“如果精心管理,选对品种,利用好咱们这里的气候,一年可以种三茬。”
  “春播预计2-3月育苗,4-5月定植,6-7月收获;夏播预计5-6月育苗定植,7-8月收获;秋播预计7月育苗,8月定植,9-11月收获。这样算下来,从初夏到深秋,咱们都能有寒瓜吃。”
  “三茬?”赵铮震惊了,随即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那感情好啊!玲珑,咱家多种点。你是不知道,这寒瓜在外面卖得有多贵。稍微好点的寒瓜,运到州府或者京城,十两银子一个都有人抢着要。咱们要是能稳定供应,这绝对是个大进项!”
  阮玲珑看着丈夫兴奋的样子,眉眼弯弯,毫不犹豫地点头:“行!反正咱家现在不缺地,铮哥说种,咱就种。把马场旁边的缓坡地也利用起来!”
  看着小两口凑在一起,一个眉飞色舞地规划着种植寒瓜大业,一个含笑点头表示全力支持,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让坐在一旁喝茶的徐闻道和文静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和满足。
  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们恩爱和睦,事业有成更让长辈开心的呢?
  这一茬晚熟的寒瓜,阮玲珑照例往京城送了一份。文静看着那些精心挑选、个头匀称的寒瓜被装上马车,眼神有些复杂。
  自从恢复记忆,那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偶尔也会浮上心头。
  不知他过得好不好,头疼的毛病有没有缓解?但是,这份思绪总是很快被她刻意压下。
  文静的目光落在女儿玲珑身上,那看似康健实则内里仍需调养的身体,才是她全部的心之所系。
  玲珑过去亏空得太厉害,虚不受补,她这个做母亲的,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用最温和、最有效的方法,一点点为女儿固本培元。唯有玲珑身体真正强健起来,她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文静不知道未来如何,但她知道自己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秋播的季节很快到了。
  阮玲珑没打算把寒瓜种植的技术和良种捂在自己手里。她深知,只有让更多人掌握技术,形成规模,才能让这份甜蜜的产业真正惠及一方。
  因此,她主动找到了县令卢文清。
  “卢大人,寒瓜种植,只要掌握方法,并非难事。我打算在秋播寒瓜时,开放我的瓜田。但凡平安镇及周边州县,有意学习寒瓜种植技术的农户,都可以来我地头观看和请教。我不收学费,凡是来学习的,每人还能免费领一小包寒瓜种子,足够自家种上几分地试试。”
  卢文清闻言大喜过望:“夫人高义!此乃造福乡梓的大善举啊!下官立刻张贴告示,晓谕四方!”
  跟阮玲珑的接触越多,卢文清越发认可她。
  现在想来,陛下才是真正的慧眼识英才的明主,裕民夫人的称号名副其实!
  阮玲珑紧接着补充道:“不过,卢大人也需替我说明。免费送的种子数量有限,仅供自家试种。若有想大面积种植,需要大量种子的,就只能从我这里购买了。毕竟培育良种,也需要成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