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3)
他没有往她身边安插任何一个探子,更没有派出暗卫进行所谓的“保护”。
周衡昌深知,以阮玲珑的敏锐,一旦发现蛛丝马迹,那份来之不易的信任与联系将瞬间崩塌,再无修复的可能。
这念头,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可笑。
他分明是大周的帝王,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天下万民皆在其掌握。可偏偏对这位出身乡野的年轻妇人,他却如此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患得患失。
“真是奇怪!”周衡昌苦笑一声,抬手按着额角缓解刺痛。
但细细想来,似乎又理所当然。阮玲珑身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特质:纯粹而强大。
她像一轮小小的太阳,不仅温暖和照耀着她身边的小世界,更将那份光芒和力量,通过良种、新的种田方法,辐射到了整个大周。
阮玲珑有任何好东西,无论是高产的粮食,还是甘甜爽口的寒瓜,她从未想过独占奇货以牟取暴利,而是第一时间想着分享给自己、推广开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这种胸怀和格局,是那些只知囤积居奇、鱼肉乡里的豪强富户永远无法企及的。
就好比这寒瓜,周衡昌很清楚,在阮玲珑之前,并非无人掌握种植技术。但那些拥有技术的富户,想的只是如何让它成为奇货可居的贡品,如何卖出天价,何曾想过让这甜蜜的果实飞入寻常百姓家?
唯有阮玲珑,视种植技术为公器,倾囊相授,惠泽乡邻。
周衡昌踱步到窗前,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清冷的月光洒在他布满疲惫的脸上。
他心中的念头越发清晰:等手头几件最紧要的朝务处理完毕,自己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平安镇。
去看看阮玲珑那传说中亩产惊人的粮田,去看看她如何用“大棚”在冬日里种出绿意,去亲口尝尝她种出的、让暗卫都赞不绝口的寒瓜……
周衡昌更想亲眼看看,那个让阮玲珑放弃京城优厚条件的平安镇,究竟是何等模样。
——————
平安镇,新的裕民山庄终于落成。
历时三个多月,从金秋奋战到初冬,在赵铮的统筹调度,各种工匠的巧手营造以及众多老百姓的辛勤建造下,新的裕民山庄赫然矗立。
这座依山傍水、规模宏大的新山庄,远远望去,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掩映在苍翠的林木之间,气派非凡又不失雅致。
高大的门楼上,“裕民山庄”四个鎏金大字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主人不凡的身份与功绩。
至于皇帝周衡昌赏赐的牌匾:‘功在社稷,福泽万民’,则被阮玲珑挂在会客大厅的正中央。
阮玲珑入乡随俗,特意请人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作为乔迁之期。
搬家的这天,裕民山庄门前热闹非凡,有很多老百姓自发前来祝贺。阮玲珑、赵铮、徐闻道、文静站在崭新的山庄大门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山庄门口的空地上,早已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没有名帖,没有署名,只有一份份朴实无华的心意。
一坛坛散发着酸香的家常泡菜、泡萝卜;一罐罐用陶罐小心封存、透着酒香的甜醪糟;一双双针脚细密、纳着千层底的新布鞋;一顶顶用麦秆或蒲草精心编织、结实耐用的草帽;一把把打磨光滑、坐着舒适的手工竹椅......
更有平安镇郊外几个村子的妇人联合起来,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一床温暖厚实、色彩斑斓的“百家被”。
那床“百家被”被庄重地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密密麻麻的针脚,绣着简单的吉祥图案,每一块布片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凝聚着无数人的祝福和感激。
阮玲珑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匿名礼物,眼眶瞬间湿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