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3)
所有正规产品包装上,都有裕民山庄特制的防伪印记和编号,便于追溯。
“宁可少卖,不可错用!”阮玲珑对销售团队的要求极其严格,“我们要的是增产增收,是除害保苗,绝不能因为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肥害,毁了庄稼,伤了老百姓的心。”
这个寒冷的冬天,平安镇“裕民夫人”的名号,连同她带来的“冬日绿蔬”、“香辣火锅”、“增产肥料”和“杀虫灵药”一起,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商旅的驼铃、镖局的快马、以及老百姓的口口相传,迅速飞遍了整个大周朝的州府县乡。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京城,传到了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被头疼折磨得眉头紧锁的皇帝周衡昌的耳边。
“陛下,”内侍总管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份密报,并补充道,“顺达镖局刚送抵京城一批货物,是裕民夫人特意进献的,说是‘火锅底料’和‘自种鲜蘑’,还有一份详细的食用说明。”
周衡昌放下朱笔,按了按刺痛的额角。
听到“裕民夫人”四个字,他紧锁的眉头似乎下意识地舒展了一丝。
他接过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平安镇新近发生的种种“奇迹”:冬日里生机勃勃的大棚蔬菜、让整个平安镇飘香的神秘美食“火锅”、以及那引起巨大反响、被老百姓奉为增产保收希望的肥料和农药。
周衡昌的目光落在“火锅底料”几个字上,又看了看那份食用说明上画着的、翻滚着红汤的奇特铜锅图案。
一股奇异的、混合着辛辣与醇厚的香气,仿佛透过纸面,幽幽地钻入了他的鼻腔。
说来也怪,那顽固的头痛,在这份礼物面前,似乎减轻了几分?
“让御膳房根据制作方法,做一餐火锅尝尝。”周衡昌说完补充道:“就安排在今天的晚膳时间,着人去请刑部侍郎裴爱卿与朕一起用膳。”
94
第94章 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寒冷的北风卷过京城的街巷,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今冬第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皇帝周衡昌身着不起眼的深色棉袍,仅带着两名精干的侍卫,悄然出现在京城慈幼局的门外。
他此行微服私访,就是想看看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过得如何。
慈幼局内虽然陈设简单,但打扫得干净整洁。灶房里热气腾腾,弥漫着米粥和杂粮馒头的香气。
孩子们穿着虽旧但厚实的棉衣,小脸冻得红扑扑的,正在嬷嬷的带领下背诵《千字文》,朗朗读书声驱散了几分冬日的寒意。
看到孩子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避寒,周衡昌紧绷的心弦放松了些许。
离开慈幼局,周衡昌又在京城几个有名的贫民区转了转。
得益于他登基后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严打豪强、赈济灾民,京城的治安和民生比前朝好了太多。
街头巷尾,并未看到流离失所的乞丐或聚众滋事的混混,那些贫民居住区域虽显破败,但秩序尚存。
只是那些低矮拥挤、年久失修的房屋,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脆弱。不少屋顶的瓦片残破,只用茅草或破布勉强遮盖着。
“这天,怕是快下大雪了。”周衡昌望着铅灰色的天空,眉头微蹙。
一场大雪,对这些危房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周衡昌当即对随行的侍卫低语几句。
侍卫领命,迅速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