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终于,周衡昌往前微微倾身,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穿透那层平凡的伪装,声音低沉而清晰地问道:“这位夫人,我们之前,是否曾在何处见过?”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厅堂内维持的微妙平衡。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位面容平凡,却莫名牵动着帝王心绪的妇人身上。
文静缓缓抬起头,那双经过易容后显得有些平凡无奇的眼睛,平静地迎向周衡昌探究的目光。她心中无波无澜,只是清晰地知道,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文静那双经过易容后显得格外平凡的眼睛,平静无波地迎着周衡昌注视的目光,她的声音依旧带着刻意修饰过的平板。
“贵客说笑了。民妇这张脸,或许是沾了几分和气,让人瞧着有些眼熟罢。这天下间,有几分相似的人也是有的。”
她的话语轻描淡写,将周衡昌那带着强烈直觉的疑问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
偏偏文静的语气平和,姿态谦卑,挑不出半分错处,却又带着一种无形的疏离感,将“文氏”这个身份牢牢焊在自己身上。
周衡昌深邃的眼眸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那股莫名的熟悉感如同雾里看花,抓不住实体。
他毕竟是帝王,心念电转间已压下翻腾的思绪,知道再追问下去不仅失礼,更可能触碰到对方不愿言说的隐秘。
周衡昌微微颔首,将*目光转向阮玲珑,顺势转开了话题。
“玲珑,听说你名下产业众多,皆经营得法,惠及乡里。我此次来平安镇,最想看的便是这些。不知可否带我一观?”
阮玲珑心中暗松一口气,立刻应道:“陛下有此雅兴,玲珑自当引路,请随我来。”
她巴不得赶紧离开这气氛微妙的厅堂。
接下来的大半天时间,阮玲珑化身向导,带着微服的帝王周衡昌,穿梭于她一手打造的“产业”之中。
第一站是皮蛋与咸鸭蛋加工作坊。
尚未进门,一股混合着石灰、草木灰、茶叶和盐的独特气味便扑面而来。
作坊内整洁有序,一排排巨大的陶缸整齐排列,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罩衣,戴着自制的简易口罩和手套,正熟练地将裹好泥糠的鸡蛋或浸泡在盐水中的鸭蛋小心码放。
周衡昌看得啧啧称奇,他从未想过一枚普通的鸭蛋或鸡蛋,竟能通过如此复杂的工艺,变成风味独特、耐储存的美味佳肴。
“这泥料配方是秘方?”周衡昌指着那些裹着厚厚泥糠的皮蛋问道。
“是的。”阮玲珑坦然点头,“主要是石灰、草木灰、盐、茶叶末和一些香料,比例是关键。咸鸭蛋则靠盐水的浓度和浸泡时间控制风味。严格的操作规程能保证品质稳定。”
她解释着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蛋壳变化判断成熟度。
周衡昌听得极其认真,不时追问细节,眼中满是惊奇与赞赏。
他们此行第二站,家禽牲口养殖场。
规模庞大的养殖场让周衡昌大开眼界。猪舍、鸡鸭舍、牛羊棚分区明确,干净整洁的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专门修建的排污沟渠通向远处的堆肥区,空气中虽有牲畜气味,但并不污浊难闻。工人们正按部就班地投喂、清扫,以及检查家禽牲畜状态。
“玲珑,你是如何能养得如此干净?疫病如何防治?”周衡昌看着那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猪羊,大为震撼。
他见过皇家苑囿,也见过民间散养,从未见过如此干净集约化的养殖。
“定期消毒,分区管理,粪便及时清理发酵成肥料。疫病防治主要靠隔离和外公配的药。”阮玲珑指着远处堆肥区,“粪便不是废物,是宝贝。堆肥能肥田,家禽牲畜的粪便可以制作肥料。”
周衡昌看着那巨大的粪便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废物利用之道,深合治国理政中开源节流的精髓。 ↑返回顶部↑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厅堂内维持的微妙平衡。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位面容平凡,却莫名牵动着帝王心绪的妇人身上。
文静缓缓抬起头,那双经过易容后显得有些平凡无奇的眼睛,平静地迎向周衡昌探究的目光。她心中无波无澜,只是清晰地知道,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文静那双经过易容后显得格外平凡的眼睛,平静无波地迎着周衡昌注视的目光,她的声音依旧带着刻意修饰过的平板。
“贵客说笑了。民妇这张脸,或许是沾了几分和气,让人瞧着有些眼熟罢。这天下间,有几分相似的人也是有的。”
她的话语轻描淡写,将周衡昌那带着强烈直觉的疑问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
偏偏文静的语气平和,姿态谦卑,挑不出半分错处,却又带着一种无形的疏离感,将“文氏”这个身份牢牢焊在自己身上。
周衡昌深邃的眼眸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那股莫名的熟悉感如同雾里看花,抓不住实体。
他毕竟是帝王,心念电转间已压下翻腾的思绪,知道再追问下去不仅失礼,更可能触碰到对方不愿言说的隐秘。
周衡昌微微颔首,将*目光转向阮玲珑,顺势转开了话题。
“玲珑,听说你名下产业众多,皆经营得法,惠及乡里。我此次来平安镇,最想看的便是这些。不知可否带我一观?”
阮玲珑心中暗松一口气,立刻应道:“陛下有此雅兴,玲珑自当引路,请随我来。”
她巴不得赶紧离开这气氛微妙的厅堂。
接下来的大半天时间,阮玲珑化身向导,带着微服的帝王周衡昌,穿梭于她一手打造的“产业”之中。
第一站是皮蛋与咸鸭蛋加工作坊。
尚未进门,一股混合着石灰、草木灰、茶叶和盐的独特气味便扑面而来。
作坊内整洁有序,一排排巨大的陶缸整齐排列,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罩衣,戴着自制的简易口罩和手套,正熟练地将裹好泥糠的鸡蛋或浸泡在盐水中的鸭蛋小心码放。
周衡昌看得啧啧称奇,他从未想过一枚普通的鸭蛋或鸡蛋,竟能通过如此复杂的工艺,变成风味独特、耐储存的美味佳肴。
“这泥料配方是秘方?”周衡昌指着那些裹着厚厚泥糠的皮蛋问道。
“是的。”阮玲珑坦然点头,“主要是石灰、草木灰、盐、茶叶末和一些香料,比例是关键。咸鸭蛋则靠盐水的浓度和浸泡时间控制风味。严格的操作规程能保证品质稳定。”
她解释着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蛋壳变化判断成熟度。
周衡昌听得极其认真,不时追问细节,眼中满是惊奇与赞赏。
他们此行第二站,家禽牲口养殖场。
规模庞大的养殖场让周衡昌大开眼界。猪舍、鸡鸭舍、牛羊棚分区明确,干净整洁的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专门修建的排污沟渠通向远处的堆肥区,空气中虽有牲畜气味,但并不污浊难闻。工人们正按部就班地投喂、清扫,以及检查家禽牲畜状态。
“玲珑,你是如何能养得如此干净?疫病如何防治?”周衡昌看着那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猪羊,大为震撼。
他见过皇家苑囿,也见过民间散养,从未见过如此干净集约化的养殖。
“定期消毒,分区管理,粪便及时清理发酵成肥料。疫病防治主要靠隔离和外公配的药。”阮玲珑指着远处堆肥区,“粪便不是废物,是宝贝。堆肥能肥田,家禽牲畜的粪便可以制作肥料。”
周衡昌看着那巨大的粪便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废物利用之道,深合治国理政中开源节流的精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