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2)
程九安没出声。
“不过你是程家人,众生平等本来就是你的本性,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也知道不应该要求太多。”撇了撇嘴,徐星辞再次提起蚕丛的事儿,“言归正传,你之前说他们以桑蚕为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丝绸,为什么这么说?”
“只是猜测。”程九安看了徐星辞几眼,没继续纠结吃醋的话题,“为了获取更多更稳定的食物,从游牧文明转换到农耕文明,文明发展史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但桑蚕制成丝绸,不能吃只能交换,受制于地理条件,想交换也不容易,从这个角度来说,农耕时期的古蜀以桑蚕为业并不合理。”
“除非,是另一种情况。”顿了顿,程九安压低音量,“桑或者蚕,本身就是古蜀民的食物,抽丝制绸只是附带。”
“以桑或者蚕为食,哪有这样的人?”愣了一瞬,徐星辞反应过来,“啊,你的意思是,古蜀民有可能不是人。”
顺着这个思路,徐星辞越想越有可能,古代本来时空交界就不是很清晰,又各种妖物横行的,某些非人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部落,培育食物自给自足,这很合理。按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推理,如果说蚕是食物,那古蜀民很可能是某种鸟类,鸟种类太多,不太好猜,但如果桑是食物的话,倒是很好猜测,以桑为食的就只有蚕。
只是蚕养蚕什么的,听起来有点儿玄幻。
还没等徐星辞从这种玄幻中梳理出个头绪,曹帅那边轻呼一声,说是有了不得的发现。
徐星辞和程九安对视一眼,连忙过去。
“这个壁画上竟然刻着天使。”曹帅一边比划,一边指向洞壁,“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顺着他指的方向,徐星辞看见副不算大的壁画,看线条和笔锋,和养蚕场景那副壁画出自同一人之手,至于内容...这幅壁画上雕刻着的,是个收敛翅膀的羽人。
就是他和程九安不久前刚在秘境里见过的羽人。在羽人的旁边,还用小篆清晰刻着柏灌两个字。
“柏灌,我记得是古蜀国第二任帝王,在蚕丛和鱼凫之间的那一个。”徐星辞迟疑着看向程九安,“这个柏灌,该不会也不是人吧?”
程九安:“关于柏灌的记载并不多,大部分就只有蚕丛氏衰,柏灌氏兴这一条,另外就是后人猜测的,柏灌音同白鹳,可能寓意着这一氏族以白鹳鸟为图腾。如果说柏灌氏不是以白鹳为图腾,而是本身就类似白鹳的话,确实也说得通。”
徐星辞:“何止说得通啊,简直顺理成章,鸟吃蚕,所以蚕丛氏衰,柏灌氏兴,羽人生育能力堪忧,于是柏灌的族人很少,记载也并不多,很快便被鱼凫一族代替了。”
想了想,徐星辞又提问:“现在已知这个柏灌氏来自海外南经,是羽人,那在他之前的蚕丛,会不会也来自海外南经?”
程九安:“海外南经没有类似记载。但海外北经有欧丝之野,还有三桑无枝。欧丝之野在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程氏小百科,棒棒哒。”徐星辞由衷称赞,称赞完,他把程九安的话默默重复一遍,乐了,“这不但出处有了,跑来秘境外种桑树的原因也出来了,秘境里虽然有百仞高的三棵桑树,但是树上没有枝叶,这些家伙们没饭吃,只能自力更生跑出来种树。”
徐星辞和程九安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压低声音的意思,曹帅几个愣愣听完,眼睛渐渐直了。
“你们这说的...是什么啊?”看徐星辞终于说完了,曹帅试探着插话,“一会儿山海经,一会儿不是人的?”
张秀芳和**虽然没开口,但也满脸疑惑。
沈吉金倒是没太大反应,不知道是被震惊到做不出表情,还是本来身在六家又有阴阳眼,在这方面的承受力更强一些。
“等会儿再给你们说。”徐星辞懒得展开解释,敷衍着摆摆手,绕开曹帅继续往前。
第一块空间是记载的蚕丛,第二块是柏灌,那理论上来说,第三块记载的应该是鱼凫,徐星辞暗自猜测。
事实上,第三块空间里记载的的确是鱼凫相关内容,跟第二块空间类似,第三块里也有人像,画的应该是鱼凫,背上也长有翅膀,壁画上看不出颜色,徐星辞分辨不出和柏灌翅膀的差别,但鱼凫的嘴巴明显更加凸起,形状有些像鸟喙,另外本应该是腿的地方,长着的是人类的手。
这跟徐星辞他们在秘境里见过的丹朱人几乎一样。
已知,丹朱人是朱鸟后人,所以这个鱼凫,也是朱鸟后人?
一连串分析下来,徐星辞越发惊讶,这个传说中的古蜀国,竟然是山海经生物群落?
不过想想也是,当时在秘境里,他亲眼见到了纵目款的青铜面具,虽不如古蜀这边出土的那么精致,但大致形态是在的,还有那些跟宁堰山锁着朱鸟的锁链很类似的青铜锁链,如果说这里真跟秘境以及朱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不是意味着,锁着朱鸟的锁链在这附近也很有可能找到? ↑返回顶部↑
“不过你是程家人,众生平等本来就是你的本性,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也知道不应该要求太多。”撇了撇嘴,徐星辞再次提起蚕丛的事儿,“言归正传,你之前说他们以桑蚕为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丝绸,为什么这么说?”
“只是猜测。”程九安看了徐星辞几眼,没继续纠结吃醋的话题,“为了获取更多更稳定的食物,从游牧文明转换到农耕文明,文明发展史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但桑蚕制成丝绸,不能吃只能交换,受制于地理条件,想交换也不容易,从这个角度来说,农耕时期的古蜀以桑蚕为业并不合理。”
“除非,是另一种情况。”顿了顿,程九安压低音量,“桑或者蚕,本身就是古蜀民的食物,抽丝制绸只是附带。”
“以桑或者蚕为食,哪有这样的人?”愣了一瞬,徐星辞反应过来,“啊,你的意思是,古蜀民有可能不是人。”
顺着这个思路,徐星辞越想越有可能,古代本来时空交界就不是很清晰,又各种妖物横行的,某些非人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部落,培育食物自给自足,这很合理。按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推理,如果说蚕是食物,那古蜀民很可能是某种鸟类,鸟种类太多,不太好猜,但如果桑是食物的话,倒是很好猜测,以桑为食的就只有蚕。
只是蚕养蚕什么的,听起来有点儿玄幻。
还没等徐星辞从这种玄幻中梳理出个头绪,曹帅那边轻呼一声,说是有了不得的发现。
徐星辞和程九安对视一眼,连忙过去。
“这个壁画上竟然刻着天使。”曹帅一边比划,一边指向洞壁,“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顺着他指的方向,徐星辞看见副不算大的壁画,看线条和笔锋,和养蚕场景那副壁画出自同一人之手,至于内容...这幅壁画上雕刻着的,是个收敛翅膀的羽人。
就是他和程九安不久前刚在秘境里见过的羽人。在羽人的旁边,还用小篆清晰刻着柏灌两个字。
“柏灌,我记得是古蜀国第二任帝王,在蚕丛和鱼凫之间的那一个。”徐星辞迟疑着看向程九安,“这个柏灌,该不会也不是人吧?”
程九安:“关于柏灌的记载并不多,大部分就只有蚕丛氏衰,柏灌氏兴这一条,另外就是后人猜测的,柏灌音同白鹳,可能寓意着这一氏族以白鹳鸟为图腾。如果说柏灌氏不是以白鹳为图腾,而是本身就类似白鹳的话,确实也说得通。”
徐星辞:“何止说得通啊,简直顺理成章,鸟吃蚕,所以蚕丛氏衰,柏灌氏兴,羽人生育能力堪忧,于是柏灌的族人很少,记载也并不多,很快便被鱼凫一族代替了。”
想了想,徐星辞又提问:“现在已知这个柏灌氏来自海外南经,是羽人,那在他之前的蚕丛,会不会也来自海外南经?”
程九安:“海外南经没有类似记载。但海外北经有欧丝之野,还有三桑无枝。欧丝之野在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程氏小百科,棒棒哒。”徐星辞由衷称赞,称赞完,他把程九安的话默默重复一遍,乐了,“这不但出处有了,跑来秘境外种桑树的原因也出来了,秘境里虽然有百仞高的三棵桑树,但是树上没有枝叶,这些家伙们没饭吃,只能自力更生跑出来种树。”
徐星辞和程九安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压低声音的意思,曹帅几个愣愣听完,眼睛渐渐直了。
“你们这说的...是什么啊?”看徐星辞终于说完了,曹帅试探着插话,“一会儿山海经,一会儿不是人的?”
张秀芳和**虽然没开口,但也满脸疑惑。
沈吉金倒是没太大反应,不知道是被震惊到做不出表情,还是本来身在六家又有阴阳眼,在这方面的承受力更强一些。
“等会儿再给你们说。”徐星辞懒得展开解释,敷衍着摆摆手,绕开曹帅继续往前。
第一块空间是记载的蚕丛,第二块是柏灌,那理论上来说,第三块记载的应该是鱼凫,徐星辞暗自猜测。
事实上,第三块空间里记载的的确是鱼凫相关内容,跟第二块空间类似,第三块里也有人像,画的应该是鱼凫,背上也长有翅膀,壁画上看不出颜色,徐星辞分辨不出和柏灌翅膀的差别,但鱼凫的嘴巴明显更加凸起,形状有些像鸟喙,另外本应该是腿的地方,长着的是人类的手。
这跟徐星辞他们在秘境里见过的丹朱人几乎一样。
已知,丹朱人是朱鸟后人,所以这个鱼凫,也是朱鸟后人?
一连串分析下来,徐星辞越发惊讶,这个传说中的古蜀国,竟然是山海经生物群落?
不过想想也是,当时在秘境里,他亲眼见到了纵目款的青铜面具,虽不如古蜀这边出土的那么精致,但大致形态是在的,还有那些跟宁堰山锁着朱鸟的锁链很类似的青铜锁链,如果说这里真跟秘境以及朱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不是意味着,锁着朱鸟的锁链在这附近也很有可能找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