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63节(1 / 3)
阮砌和沈砺长得挺相似,但辛月私心认为还是探花郎长得最好看。
辛月开心的发现大家的眼光也和她一样,一路上不论是街边两侧,还是酒楼茶肆二楼包厢里的女子,往外扔的香囊都是落在沈砺身上的更多。
正替沈砺高兴呢,突然辛年揪着辛月腰间系着的香囊跃跃欲试的对辛月说:“姐姐,一会儿你也给师兄扔香囊下去,看看师兄能不能接到!”
辛月闻言愣了愣,才从辛年手里抢回自己的香囊,拧住辛年的耳朵嗔道:“你知晓扔香囊是什么意思吗?就瞎起哄。”
姑娘们往新科进士身上扔香囊,乃是表达好感之意,这东西算是贴身之物,女子若是将此物赠给男子,几乎算是定情信物了。
辛年哪里懂这个,他就是瞧着自家师兄一路上都在躲避女子扔过去的香囊觉得有趣,便想让自己姐姐也扔一回。
沈砺早就知道辛家人在这处酒楼定好了包厢,会在这里等候看他游街,骑马到了这酒楼之下,便侧脸抬头寻找辛家人所在之处,瞧见窗边的辛月和辛年,还有在他们身后的师兄、师父、师母,沈砺脸上立刻绽开了明朗的笑颜。
也不知是不是他耳间插着的红花衬的,还是被辛年刚才的胡话影响,辛月一时之间有些恍惚,真觉得沈砺有些人比花娇……
被沈砺的笑容所惑,这酒楼二层包厢里纷纷扔出了许多香囊,沈砺分神瞧着辛月他们,一时躲避不及,被砸了个满身,但他轻轻动了两下,身上的香囊便纷纷滚落到了地上。
辛月甚至听到旁边包厢里女子娇嗔的声音抱怨道:“哎呀!我都扔进他怀里了,他怎么不搂住。”
辛年又在一边鼓动辛月道:“姐姐,你快把香囊扔下去,别人都扔不准打到师兄了。”
辛月紧紧的捏着自己的香囊,没有任何动作,游街的队伍再是慢行,也前进得越来越远了,辛年失望的望着沈砺的背影,对辛月说:“姐姐你要是怕扔不准,就交给我扔嘛,我投壶很准的,扔香囊肯定也准。”
辛盛早发现了妹妹变得泛红的耳尖,心情复杂的拉走辛年道:“香囊可不是瞎扔的……”
辛长平和宋氏也看出了女儿的异样,去年十一月他们便和皇上、太后一起为女儿操办了及笄礼,至今也有小半年了,这期间不少人家派媒婆或是共友来说和过,想要与自家女儿相看婚事。
其中除了官宦子弟,甚至还有许多皇室宗亲之子,毕竟辛月虽是公主,极得皇上、太后宠爱,却没有皇室血脉,谁家不想得个这样的儿媳呢。
只是辛长平和宋氏问辛月的意见,辛月都推脱说自己还小,还想留在家多做几年女儿,不想早早为他人妇,辛家便将这些人都推拒了。
辛盛在妹妹及笄之后曾经问过沈砺是否要表明心意,沈砺却说那些人家家财、权势样样不缺,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如何有脸和师妹提亲,坚持要等到考得进士功名。
那时候辛月还没说不愿与人相看,辛盛便问沈砺:“那你不怕我妹妹先与人相看上定下亲事吗?”
沈砺当然怕,但还是说:“若是师妹真与人相看定亲,那定是对方是个极优秀的男子,我如今是比不过的,何必要告诉师妹惹她为难呢。”
如今辛家辛长平与辛盛是早就知晓沈砺心意,宋氏作为女子心思细腻,也看出了端倪,私下问辛长平时也从辛长平那里得到了肯定,只有辛月和辛年还不知道。
辛长平和宋氏私下聊起来都是说女儿还没开窍,现在难得见到女儿面有羞意,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眼中既有欣喜又有失落。
女儿长大了,做爹娘的自然是高兴欣慰的,但与女儿长大了会同时到来的还有女儿的成家。
哪怕辛长平和宋氏知道沈砺愿意入赘,可那也还是不一样的,女儿成家之前只有一个家,爹娘兄弟便是世间最为亲近之人,可成家之后有了夫婿儿女,爹娘兄弟便要退上一步了。
不过还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大于忧,辛长平与宋氏互相拍了拍对方的手,相互安慰,然后说:“游街的队伍已经走远了,咱们便回家去等着砺哥儿吧。”
辛家人刚出了包厢,隔壁的包厢也开了门,出来的女孩辛月有些眼熟,对方瞧见辛月主动上前来喊道:“明义公主,我是雅兰,去年太后娘娘圣寿时我随母亲一起坐在明义公主身侧。”
辛月恍然回忆起来,这姑娘是皇上长姐昭平公主的女儿,也是去年及笄的,昭平公主为她求了郡主的爵位。
辛月忙替家人与雅兰郡主介绍,辛家人给雅兰郡主行礼,雅兰郡主扫了一眼辛家人,在辛盛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笑着和辛月说:“难怪明义公主长得这般好看,原来公主的家人都是一副好样貌。”
说完雅兰郡主又闲聊般的和辛月探问道:“公主也来此看新科进士游街,难道也有榜下捉婿之意吗?”
这个也字让辛月一怔,想起刚才听到的娇嗔之语,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朝着沈砺扔了香囊抱怨沈砺不接住的人是她啊。
辛月自然不是来榜下捉婿的,压下心中的异样摇摇头说:“我们是来看亲友游街的。” ↑返回顶部↑
辛月开心的发现大家的眼光也和她一样,一路上不论是街边两侧,还是酒楼茶肆二楼包厢里的女子,往外扔的香囊都是落在沈砺身上的更多。
正替沈砺高兴呢,突然辛年揪着辛月腰间系着的香囊跃跃欲试的对辛月说:“姐姐,一会儿你也给师兄扔香囊下去,看看师兄能不能接到!”
辛月闻言愣了愣,才从辛年手里抢回自己的香囊,拧住辛年的耳朵嗔道:“你知晓扔香囊是什么意思吗?就瞎起哄。”
姑娘们往新科进士身上扔香囊,乃是表达好感之意,这东西算是贴身之物,女子若是将此物赠给男子,几乎算是定情信物了。
辛年哪里懂这个,他就是瞧着自家师兄一路上都在躲避女子扔过去的香囊觉得有趣,便想让自己姐姐也扔一回。
沈砺早就知道辛家人在这处酒楼定好了包厢,会在这里等候看他游街,骑马到了这酒楼之下,便侧脸抬头寻找辛家人所在之处,瞧见窗边的辛月和辛年,还有在他们身后的师兄、师父、师母,沈砺脸上立刻绽开了明朗的笑颜。
也不知是不是他耳间插着的红花衬的,还是被辛年刚才的胡话影响,辛月一时之间有些恍惚,真觉得沈砺有些人比花娇……
被沈砺的笑容所惑,这酒楼二层包厢里纷纷扔出了许多香囊,沈砺分神瞧着辛月他们,一时躲避不及,被砸了个满身,但他轻轻动了两下,身上的香囊便纷纷滚落到了地上。
辛月甚至听到旁边包厢里女子娇嗔的声音抱怨道:“哎呀!我都扔进他怀里了,他怎么不搂住。”
辛年又在一边鼓动辛月道:“姐姐,你快把香囊扔下去,别人都扔不准打到师兄了。”
辛月紧紧的捏着自己的香囊,没有任何动作,游街的队伍再是慢行,也前进得越来越远了,辛年失望的望着沈砺的背影,对辛月说:“姐姐你要是怕扔不准,就交给我扔嘛,我投壶很准的,扔香囊肯定也准。”
辛盛早发现了妹妹变得泛红的耳尖,心情复杂的拉走辛年道:“香囊可不是瞎扔的……”
辛长平和宋氏也看出了女儿的异样,去年十一月他们便和皇上、太后一起为女儿操办了及笄礼,至今也有小半年了,这期间不少人家派媒婆或是共友来说和过,想要与自家女儿相看婚事。
其中除了官宦子弟,甚至还有许多皇室宗亲之子,毕竟辛月虽是公主,极得皇上、太后宠爱,却没有皇室血脉,谁家不想得个这样的儿媳呢。
只是辛长平和宋氏问辛月的意见,辛月都推脱说自己还小,还想留在家多做几年女儿,不想早早为他人妇,辛家便将这些人都推拒了。
辛盛在妹妹及笄之后曾经问过沈砺是否要表明心意,沈砺却说那些人家家财、权势样样不缺,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如何有脸和师妹提亲,坚持要等到考得进士功名。
那时候辛月还没说不愿与人相看,辛盛便问沈砺:“那你不怕我妹妹先与人相看上定下亲事吗?”
沈砺当然怕,但还是说:“若是师妹真与人相看定亲,那定是对方是个极优秀的男子,我如今是比不过的,何必要告诉师妹惹她为难呢。”
如今辛家辛长平与辛盛是早就知晓沈砺心意,宋氏作为女子心思细腻,也看出了端倪,私下问辛长平时也从辛长平那里得到了肯定,只有辛月和辛年还不知道。
辛长平和宋氏私下聊起来都是说女儿还没开窍,现在难得见到女儿面有羞意,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眼中既有欣喜又有失落。
女儿长大了,做爹娘的自然是高兴欣慰的,但与女儿长大了会同时到来的还有女儿的成家。
哪怕辛长平和宋氏知道沈砺愿意入赘,可那也还是不一样的,女儿成家之前只有一个家,爹娘兄弟便是世间最为亲近之人,可成家之后有了夫婿儿女,爹娘兄弟便要退上一步了。
不过还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大于忧,辛长平与宋氏互相拍了拍对方的手,相互安慰,然后说:“游街的队伍已经走远了,咱们便回家去等着砺哥儿吧。”
辛家人刚出了包厢,隔壁的包厢也开了门,出来的女孩辛月有些眼熟,对方瞧见辛月主动上前来喊道:“明义公主,我是雅兰,去年太后娘娘圣寿时我随母亲一起坐在明义公主身侧。”
辛月恍然回忆起来,这姑娘是皇上长姐昭平公主的女儿,也是去年及笄的,昭平公主为她求了郡主的爵位。
辛月忙替家人与雅兰郡主介绍,辛家人给雅兰郡主行礼,雅兰郡主扫了一眼辛家人,在辛盛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笑着和辛月说:“难怪明义公主长得这般好看,原来公主的家人都是一副好样貌。”
说完雅兰郡主又闲聊般的和辛月探问道:“公主也来此看新科进士游街,难道也有榜下捉婿之意吗?”
这个也字让辛月一怔,想起刚才听到的娇嗔之语,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朝着沈砺扔了香囊抱怨沈砺不接住的人是她啊。
辛月自然不是来榜下捉婿的,压下心中的异样摇摇头说:“我们是来看亲友游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