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63节(2 / 3)
“原来如此。”赵雅兰闻言放下心来,不说辛月是公主,她只是郡主,便是她娘亲的圣眷也远远比不过辛月,她挺怕辛月也是来榜下捉婿的,毕竟两人差不多的年纪,都是去年办的及笄礼,若是今日看上同一个进士,皇上舅舅肯定不会偏着自己。
赵雅兰放下了担忧,便高兴的和辛月告辞,脚步欢快的回了家,寻到母亲便往母亲怀里靠,娇声说:“娘亲,我今日瞧上了一个新科进士,娘亲帮我进宫求皇上舅舅替我赐婚吧。”
“哦?”长公主闻言温柔的摸着女儿的头发好奇的问:“雅兰瞧上了何人?”
赵雅兰微微红了脸颊,但母女感情深厚,她向来不瞒着母亲什么,便十分自在的说:“女儿瞧今科探花长得十分俊美,女儿想嫁给他,娘亲帮我。”
赵雅兰的母亲虽是长公主,但生母卑微且不得宠爱,曾是先皇成年之后贴身伺候的宫女,因为生下长公主有功才得封了个低阶美人之位。
且先皇很快就选秀立后择妃,后宫人一多她更是被遗忘到了角落,一年都见不到皇上一两次,长公主便也没什么地位,招的驸马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家子。
她与皇上年纪差的太大,皇上出生的时候她都已经出宫开府招了驸马了,没有什么情谊,一年也就年节庆贺和皇上、太后圣寿才有机会入宫。
见女儿说要自己入宫求皇上赐婚于今科探花,她便先怯了,说:“若是普通进士,娘亲便豁出脸面去了,可一甲矜贵,咱们还是先请人去问问对方可愿意吧?”
赵雅兰今日见到那探花郎一路被人丢香囊,深知对方如何惹人喜欢,便怕耽误了便是错过,解释道:“娘亲,他虽是探花,但出身一般,我好歹也是个有封号的郡主,给公主做女婿哪里委屈他了。”
长公主听女儿说对方是沈家过继出去的嗣子,又听说了沈家今日的官司与没落,长公主心想能被过继出去那便是不受家族重视的,沈家虽与太后有亲,但太后对沈家并无感情,皇上登基都八年了,也没提拔过沈家人,那给自己做女婿确实不算委屈他,这才松口换了进宫的礼服带着女儿一起去宫门外求见。
她们只知沈砺是沈家子,却不知沈砺与辛家的渊源,可皇上却是知道的,沈砺可是他的大辛爱卿之徒,小辛爱卿之师弟,义妹之师哥,看在这些人的面子上,周祺也不会不问对方意见就给他赐婚。
于是和长姐说要问问对方心意,然后派人去请沈砺入宫。
沈砺才回到辛家,在师父师母和师兄揶揄的眼光之下,刚想和师妹表明心意,却被宫中来的内监打断了。
本以为内监是来请辛月的,谁知却是来请沈砺入宫的,沈砺今日才从宫中与皇上谢恩出来,不知有何事
又来唤他,难道与早上阮砌状告沈家之事有关?
见沈砺和辛家人都面露担忧,来传旨意的太监又是与辛月相熟的郑芝,连忙宽慰他们道:“公主殿下放心,沈进士放心,是好事。”
郑芝和辛月十分熟悉,辛月向来不在内监面前摆架子,不论是连玉还是郑芝,都待之如常人,所以郑芝还笑着和辛月打趣道:“皇上和太后娘娘前日还念叨说公主殿下许久没进宫了呢,公主殿下若是无事,不如一起进宫去瞧瞧皇上和太后娘娘。”
最近家里忙着沈砺的会试、殿试,辛月确实有月余没进宫了,上回还是元宵节进宫看宫灯呢,闻言便答应了下来,跟着一起往宫里去。
到了御书房外,郑芝进去通报,听说辛月也跟着一起来了,周祺脸上便露出了笑意,道:“前日还念叨她呢,快请她进来。”
长公主只是疑惑为何明义公主会和去请探花郎的太监一起进宫,赵雅兰却变了脸色。
想起刚刚才在游街的酒楼那里见过辛月,那时辛月说是看亲友游街,难不成指的是沈砺?可从没听过沈家与辛家有亲啊……
辛月和沈砺一起进了御书房,沈砺跪下行礼,辛月却是早就得了皇上亲口许诺,非大典不必下跪,于是只是微微欠身行礼。
周祺喊沈砺起身,然后叫辛月坐到自己身边,再才问沈砺道:“朕记得沈探花今年十八岁,还未及冠,可曾有了婚配?”
沈砺瞧见皇上的书房有两位女子,因为避嫌没有久看,只是余光瞟得一眼,便见一位年长,一位却和师妹差不多的年纪,他想起传旨太监那句是好事,心里隐隐觉得不对。
沈砺心中有些忧虑,面上却不显,端正平和的回话道:“回皇上,学生确是十八岁未及冠,还未有婚配。”
辛月瞧见赵雅兰的第一瞬间就知晓了皇上为何会召沈砺入宫,必是对方刚刚在酒楼说的那句榜下捉婿,这雅兰郡主要捉的婿果然是沈砺……
辛月心绪莫名有些复杂,便听皇上又问沈砺道:“长公主家的雅兰郡主有意招你为郡马,你既无婚配,朕为你们赐婚可好?”
许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听到皇上这话,不论是沈砺还是辛月都没有被惊吓到,辛月还悄悄舒了一口气,好似石头落地,然后和皇上一起盯着沈砺,看他如何回答。
沈砺没有惊慌,抬起头来没有直视圣颜,却看了一眼辛月,眼神里没有隐藏的情意泄露了出来,辛月被沈砺这一眼看得愣住,恍惚的听见沈砺说:“皇上容禀,学生虽还未有婚配,却早已有了心仪之人,只因身无长物才不敢与之相提,多谢雅兰郡主错爱,郡主定会得遇良缘。”
沈砺这话一出,御书房的气氛好似都尴尬了几分。 ↑返回顶部↑
赵雅兰放下了担忧,便高兴的和辛月告辞,脚步欢快的回了家,寻到母亲便往母亲怀里靠,娇声说:“娘亲,我今日瞧上了一个新科进士,娘亲帮我进宫求皇上舅舅替我赐婚吧。”
“哦?”长公主闻言温柔的摸着女儿的头发好奇的问:“雅兰瞧上了何人?”
赵雅兰微微红了脸颊,但母女感情深厚,她向来不瞒着母亲什么,便十分自在的说:“女儿瞧今科探花长得十分俊美,女儿想嫁给他,娘亲帮我。”
赵雅兰的母亲虽是长公主,但生母卑微且不得宠爱,曾是先皇成年之后贴身伺候的宫女,因为生下长公主有功才得封了个低阶美人之位。
且先皇很快就选秀立后择妃,后宫人一多她更是被遗忘到了角落,一年都见不到皇上一两次,长公主便也没什么地位,招的驸马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家子。
她与皇上年纪差的太大,皇上出生的时候她都已经出宫开府招了驸马了,没有什么情谊,一年也就年节庆贺和皇上、太后圣寿才有机会入宫。
见女儿说要自己入宫求皇上赐婚于今科探花,她便先怯了,说:“若是普通进士,娘亲便豁出脸面去了,可一甲矜贵,咱们还是先请人去问问对方可愿意吧?”
赵雅兰今日见到那探花郎一路被人丢香囊,深知对方如何惹人喜欢,便怕耽误了便是错过,解释道:“娘亲,他虽是探花,但出身一般,我好歹也是个有封号的郡主,给公主做女婿哪里委屈他了。”
长公主听女儿说对方是沈家过继出去的嗣子,又听说了沈家今日的官司与没落,长公主心想能被过继出去那便是不受家族重视的,沈家虽与太后有亲,但太后对沈家并无感情,皇上登基都八年了,也没提拔过沈家人,那给自己做女婿确实不算委屈他,这才松口换了进宫的礼服带着女儿一起去宫门外求见。
她们只知沈砺是沈家子,却不知沈砺与辛家的渊源,可皇上却是知道的,沈砺可是他的大辛爱卿之徒,小辛爱卿之师弟,义妹之师哥,看在这些人的面子上,周祺也不会不问对方意见就给他赐婚。
于是和长姐说要问问对方心意,然后派人去请沈砺入宫。
沈砺才回到辛家,在师父师母和师兄揶揄的眼光之下,刚想和师妹表明心意,却被宫中来的内监打断了。
本以为内监是来请辛月的,谁知却是来请沈砺入宫的,沈砺今日才从宫中与皇上谢恩出来,不知有何事
又来唤他,难道与早上阮砌状告沈家之事有关?
见沈砺和辛家人都面露担忧,来传旨意的太监又是与辛月相熟的郑芝,连忙宽慰他们道:“公主殿下放心,沈进士放心,是好事。”
郑芝和辛月十分熟悉,辛月向来不在内监面前摆架子,不论是连玉还是郑芝,都待之如常人,所以郑芝还笑着和辛月打趣道:“皇上和太后娘娘前日还念叨说公主殿下许久没进宫了呢,公主殿下若是无事,不如一起进宫去瞧瞧皇上和太后娘娘。”
最近家里忙着沈砺的会试、殿试,辛月确实有月余没进宫了,上回还是元宵节进宫看宫灯呢,闻言便答应了下来,跟着一起往宫里去。
到了御书房外,郑芝进去通报,听说辛月也跟着一起来了,周祺脸上便露出了笑意,道:“前日还念叨她呢,快请她进来。”
长公主只是疑惑为何明义公主会和去请探花郎的太监一起进宫,赵雅兰却变了脸色。
想起刚刚才在游街的酒楼那里见过辛月,那时辛月说是看亲友游街,难不成指的是沈砺?可从没听过沈家与辛家有亲啊……
辛月和沈砺一起进了御书房,沈砺跪下行礼,辛月却是早就得了皇上亲口许诺,非大典不必下跪,于是只是微微欠身行礼。
周祺喊沈砺起身,然后叫辛月坐到自己身边,再才问沈砺道:“朕记得沈探花今年十八岁,还未及冠,可曾有了婚配?”
沈砺瞧见皇上的书房有两位女子,因为避嫌没有久看,只是余光瞟得一眼,便见一位年长,一位却和师妹差不多的年纪,他想起传旨太监那句是好事,心里隐隐觉得不对。
沈砺心中有些忧虑,面上却不显,端正平和的回话道:“回皇上,学生确是十八岁未及冠,还未有婚配。”
辛月瞧见赵雅兰的第一瞬间就知晓了皇上为何会召沈砺入宫,必是对方刚刚在酒楼说的那句榜下捉婿,这雅兰郡主要捉的婿果然是沈砺……
辛月心绪莫名有些复杂,便听皇上又问沈砺道:“长公主家的雅兰郡主有意招你为郡马,你既无婚配,朕为你们赐婚可好?”
许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听到皇上这话,不论是沈砺还是辛月都没有被惊吓到,辛月还悄悄舒了一口气,好似石头落地,然后和皇上一起盯着沈砺,看他如何回答。
沈砺没有惊慌,抬起头来没有直视圣颜,却看了一眼辛月,眼神里没有隐藏的情意泄露了出来,辛月被沈砺这一眼看得愣住,恍惚的听见沈砺说:“皇上容禀,学生虽还未有婚配,却早已有了心仪之人,只因身无长物才不敢与之相提,多谢雅兰郡主错爱,郡主定会得遇良缘。”
沈砺这话一出,御书房的气氛好似都尴尬了几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