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3)
“北有山岭,东南沿海,地势和气候都不宜耕种,因此这里纺织、制茶的产业更多些。又因是航线港口,与各岛国贸易往来多,商人地位也更高些。”
江书鸿若有所思,不必萧应婳接着解释,便自己补了上去:“这些产业不像耕种那样需要体力,女子也能做得,甚至还更灵活、更细致些;贸易更是不挑男子,全是女子能做得来的。”
“做得好很多呢,”萧应婳又笑得露了齿,传给她一个狡黠的眼神,“男子总爱气急,动不动恨不得打起来,哪里谈得好生意?”
“搁我身上,我也更爱买女摊主的货,说话清楚仔细,东西也干净。”
江书鸿也笑了出来,回给她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照你这么说来,这里女子地位不低?”
“市集码头常见老媪挑担卖鱼,茶山布满妇人采茶,退潮时许多年轻女子下滩涂拾贝。娘子们经营商铺账房、与客商周旋,人数与所得皆不逊色男子;不少人家是女子掌财政大权,离异后招夫养子也是常有的事。”
江书鸿一颗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一切都和她料想的一样顺利,甚至状况比她理想中更好一些。
绛珠点上了烛火,每每进来添茶,见两人谈兴正浓,不敢轻易打断,只得小心翼翼退下。
到了亥初,还不见两人有歇息的迹象,绛珠有些担心:她家主子身强体壮、明日又没有什么事情,今晚熬也就熬了;江家娘子却是风尘仆仆刚赶到的,哪能跟主子这样一起熬?
于是硬着头皮进来提醒:“将军,时候不早了。”
“什么时候了?”萧应婳这才发觉天色已这样晚。
“已是亥时了。”
“你不说我还没发现,确实不早了,”绛珠心头一喜,主子终于能放江家娘子回去休息了,“传晚膳吧,多送几样来,尤其是她爱吃的那几样。”
绛珠心头叹了口气,也只得应声退下。走到门口,忽闻背后一声“慢着!”
是江家娘子的声音!
绛珠心下一阵欣慰,果然还是江家娘子冷静清醒,总能在主子胡闹时及时拉住她……
“再拿些点心来,”江书鸿在萧应婳这里提要求并不客气,“拿冷了也能吃的,晚上饿了也不必再折腾厨房起来开灶了。”
萧应婳连连点头:“果然还是你想得周到!”
绛珠:“……是。”
她就说,她们俩能玩到一处果然是有原因的。
两人在里头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萧应婳便吩咐将军府下人在东海三镇主城伏波城的城门、鼓楼与县衙官署等地,及沿海最繁华的定海卫码头处,贴上告示一张。
镇海大将军持开府建牙、总领东海三镇事务的皇命而来,到此地已近一月,却未有什么大动作。
属地上下从原有的官吏到平民百姓,连同在此地或长或短留居的海外商人,都在等她新官上任的第一番作为。
然而将军这将近一月,只各处熟悉事务、了解民情,军队倒是每日都去,城中政务却与之前并无区别。
众人便私下议论,将军是个只会打仗的,并不会多干预其他事。
直到这一张告示贴出。
伏波城多年不见如此正式的公示阵仗,于是凑热闹的、等消息的,女的男的老的少的,识字的、不识字的,家中有人从政的、从商的,尽数挤在那几张纸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