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3)
他又扬手举着鼓槌敲出最后一下,登闻鼓的余音还在神武门外回荡,傅游艺已自行褪去官袍,只着一袭素白中衣跪在刑凳前。
那御史也只得咬牙挥手,任由刑杖破空之声响起。
“啪!”
单是第一杖落下,傅游艺便忍不住闷哼出声,嘴上却毫无喊停的意思。不过数下,脊背便洇出血痕,他勉力咬紧牙关,十指死死扣住刑凳边缘,指节都泛出青白之色。
围观的百姓已有不少,不忍地别过头去。
三十杖毕,傅游艺几乎已成血人。
周围的小吏忙上前搀扶,他却摆手挣开,独自拖着伤躯爬到登闻鼓前,只留下滴了一地的血迹。
他用尽力气抬起手指,重重叩响鼓面。
“臣今日击鼓,非为诉我之冤!”他的声音嘶哑不堪,已全失了读书人的体面,然而周遭百姓早已安静得落针可闻,因此每个字都清晰传入在场众人的耳朵,“臣只求一问:为何妇人告夫需先受刑?为何女子诉冤要先自伤?”
人群中一阵哗然。
王朝几代更迭,律法却都将“妻告夫”归入“干名犯义”的重罪,妇人呈递诉状时即被拘押,要先执行徒刑。前朝须“徒二年”,本朝更加重为“杖一百、徒三年”。
“我以男子之躯,受廷杖三十,已如此体无完肤,甚至奄奄一息,”傅游艺开口,声音细若游丝,却如附着法力一般,叫众人顷刻安静下来,“一个女子,若要状告自己的丈夫,如何受得下那一百三十杖?”
“诸位,若我母亲、姊妹、女儿受丈夫虐待,须冒九死一生的酷刑,方可状告那个男子!这是什么道理?”
“男子读书可科举,女子识字反被斥为‘牝鸡司晨’;男子可三妻四妾,女子却夫死改嫁都要被戳脊梁骨;男子击鼓鸣冤只需三十杖,女子状告亲夫却要先受刑、再判罪!”
“这又是什么道理?”
人群中不少男子皱起了眉头,却更有许多妇人神情若有所动,甚至已有人掏出帕子来擦眼角。
傅游艺遥遥指向东南方向:“东海三镇开女禁至今,女子可为官、可从商、可自立门户。女学生与男子同席而读,女判官与男子同堂断案。”
“如今不过短短数月,牢狱革除积弊,商铺重划有序,茶丝市价跃升,连历年隐漏的户籍都被一一厘清。街市熙攘,学堂林立,三镇税赋较往年增了三成!”
“可我中原女子,明明同样饱读诗书、心怀韬略,却连状告亲夫都要先受杖刑。东海女子能在公堂上秉公断案,中原女子却连自家冤屈都不得申诉,这难道就是圣贤口中的‘天下大同’?”
鲜血从嘴角溢出,他情绪却愈加激昂:“东海女子能做的,中原女子为何做不得?”
“臣奏请改革官制、效法东海,否则愿自请辞官,投诚镇海大将军。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话音落下,四周一片死寂。
寻常百姓若说这些话,或许只会被嗤笑一声不知所谓,可如今站在登闻鼓前的,是当朝状元傅游艺,是金殿钦点、天子门生,是天下读书人仰望的魁首。
人群中曾对东海新政嗤之以鼻的儒生,此刻也不得不沉默下来。
他们可以讥讽女子无才,可以蔑视商贾之流,却不敢轻易否定一个状元的见地,那是在一道一道考试中胜过他们的人,无人质疑傅游艺的才学。
人们望着他染血的官袍、听着他嘶哑的声音,心头难免震动:那可是金殿传胪的状元郎,连他都以锦绣前程作赌,掷地有声地说出这番话来。
不是说读书人最聪明吗?他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他能说错吗?
多少年来被视作天经地义的常事,被他撕破了、摊开了、揉碎了在众人面前,内里竟显得如此不堪,寻不出一丝道理来。
他们是没读过书,却能听得懂状元郎的话,隐约间觉得心里早成习惯的定论,其实并非那样颠扑不破。 ↑返回顶部↑